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中盆底腹膜重建临床价值的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楼征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摘 要:【研究背景】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中多发的癌症,而排便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将会破坏盆底结构,盆腔完整性破坏将会导致盆腔脏器的功能障碍,而目前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很少进行盆底腹膜重建,盆底腹膜重建的临床价值仍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中盆腔腹膜重建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腹腔镜下盆底腹膜重建:盆底腹膜重建方法:使用SXMD1B405(STRATAFIX螺旋PGA-PCL,Ethicon)。第1针从直肠左前壁向右侧缝合固定重建直肠,随后继续进针缝合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然后用Hemo-lok固定;第2针从第1针的起点开始,3~4针后,经左下腹套管针孔置入骶前引流管,随后继续缝合左降结肠外侧腹膜切口,最后用Hemo-lok固定。第一部分盆底腹膜重建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前切除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从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252例。56例患者进行盆底腹膜重建,196例患者未进行盆底腹膜重建。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术后治疗的相关病例资料,采用Wexner评分及LAR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将Wexner评分≥8分、LARS≥30分评定为严重排便功能障碍。第二部分盆底腹膜重建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组至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因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3)肿瘤距肛缘≤10cm;(4)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5)临床资料完整;(6)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即有严重排便功能障碍;(2)患有重大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3)术前发现已有远处(肝、肺)转移;(4)患者术中因出血、污染等原因中转开腹;(5)合并有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远期并发症、术后Wexner及LARS评分,以及Wexner及LARS评分的恢复情况;术后进行盆腔MRI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解剖结构区别。【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共229名患者完成随访并完成Wexner、LARS评分,评分完成率90.87%,平均随访时间为(22.88±6.93)个月,造口率64.29%,还纳率90.74%,造口维持时间(7.64±2.94)个月。以Wexner评分评估排便障碍,多因素分析示手术时间长(OR,0.991;95%CI,0.984-0.999,P=0.026)、放射治疗(OR,0.352;95%CI,0.156-0.797,P=0.012)是导致患者术后严重排便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位置高(OR,1.318;95%CI,1.151-1.657,P=0.001)、盆底腹膜重建(OR,4.770;95%CI,1.435-15.857,P=0.011)是严重排便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以LARS评分评估排便障碍,多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高(OR,1.293;95%CI,1.125-1.486,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52.54±30.41 min vs.128.35±36.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术后肺炎、尿路感染)的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6.42%vs.13.49%;c2=0.360,P=0.548);所有患者共计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发生率3.90%,研究组中共有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其中1例患者(33.3%)进行二次手术,2例患者(66.7%)经过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对照组中共8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其中7例患者(87.5%)进行二次手术,1例患者(12.5%)经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c2=3.227,P=0.072)。两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肠梗阻、切口疝、尿潴留、吻合口狭窄)的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4.93%vs.17.21%;c2=0.192,P=0.661),其中研究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5.12%,但是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c2=1.646,P=0.199)。共241例患者完成了术后1月、3月、6月、12月的Wexner及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