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对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的影响 收藏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对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的影响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对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的影响

作     者:罗远盟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亮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骨水泥分布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摘      要: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的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该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显著、迅速康复的优点,但仍有部分患者接受PVP术后腰背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短期缓解后再次出现明显腰背部疼痛。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模式与术后早期疼痛缓解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共47例,其中男6例,女41例;年龄55-90岁,平均(70.15±8.3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标准化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术后3天VAS评分将纳入患者分为A组(疼痛缓解,术后3天VAS评分≤3分)共24例,B组(疼痛不缓解或部分缓解,术后3天VAS评分≥4分)。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责任椎体高度变化、伤椎节段Cobb角变化、以及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单双侧分布及骨水泥渗漏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骨水泥在椎体的弥散面积及是否接触上下终板存在一定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是否接触伤椎终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OR值大于1,说明骨水泥接触伤椎终板可能是PVP术后早期疼痛不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伤椎高度均能较术前有所恢复,部分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不缓解可能与责任椎体内骨水泥接触伤椎终板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