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收藏
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作     者:贾育萌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瑞玲;王志霞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肠造口 造口周围皮肤损伤 风险预测模型 验证 

摘      要:目的1.回顾文献基础上,全面了解并汇总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形成风险因素调查问卷。2.调查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3个月)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3.对构建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3个月)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影响因素的提取:通过文献系统回顾,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汇总影响因素并确定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因素调查问卷。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9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337名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方法获取患者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采用SPSS21.0和R 3.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将纳入的肠造口患者按2:1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以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是否发生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为因变量,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确定影响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列线图模型在建模组所建立的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预测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加强Bootstrap法做模型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统计量、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经过文献系统回顾,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20篇文献(系统评价1篇、病例对照1篇、横断面18篇);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形成8个方面27个影响因素并确定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因素调查问卷。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37例(建模组236例,验证组101例),共77例(建模组52例,验证组25例)患者发生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2.8%。对建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造口渗漏、造口高度、造口回缩、造口袋过敏、造口袋使用时间、糖尿病、化疗、放疗、造口自我护理技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口渗漏(OR=13.902,95%CI:4.991~38.726)、造口袋使用时间(OR=0.289,95%CI:0.086~0.968)、糖尿病(OR=3.755,95%CI:1.416~9.954)、造口 自我护理技能(OR=0.2,95%CI:0.049~0.823)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根据表二分类中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独立预测因子的偏回归系数,拟合肠造口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回归方程,完成模型构建:log itp=InP/(1-p)—=-2.861+2.632*造口渗漏(0 或 1)-1.243*造口袋使用时间(1、2或3)+1.323*糖尿病(0或1)-1.61*造口自我护理技能(1或2)对两组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情况进行验证,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914(95%CI:0.873~0.955),特异性为 78.8%,敏感性为 88%;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13.319,p=0.101,预测概率81%。验证组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25 例(24.8%),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05(95%CI:0.841~0.968),特异性为79%,敏感性为 84%;Hosmer-Lemeshow 检验显示,χ2=4,638,p=0.795,预测概率80.2%。结论研究通过回顾文献并对筛选后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确定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内容;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包括造口渗漏、造口袋使用时间、糖尿病、造口自我护理技能4个独立风险因素。所建立的模型对各独立风险因素绘制列线图,评估内容及方法简单。经验证本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够为临床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筛查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仅来源于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样本量相对较少,对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一些影响因素收集不全,未来进一步修订和改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