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广场的媒介功能变迁研究 ——基于河南省登封市龙头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波;王攀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摘 要:乡村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社会发展、思想演变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乡村进行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媒介,对于维系村庄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广场作为国家权力主导下的公共空间进入乡村。乡村文化广场的兴建表面上缓解了乡村公共空间衰落的现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遭遇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并不能真正发挥文化广场的实际作用与功能。文章选取河南省登封市龙头村作为田野调查点,深入探究文化广场再造前后媒介功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新文化广场修建之前,龙头村自发形成的文化广场因“烤火形成一种独特的人际交往方式,成为乡村主要的舆论监督平台,维护村庄的道德体系;其次,过去交通不便、闭塞的乡村促成了广场上乡村集市的热闹景象,使文化广场的经济功能充分发挥;再次,围绕古槐开展的宗教活动为乡村平添一份独特的文化底蕴;最后,龙头村的“蔡家班戏剧团作为乡村文化的内生力量,为乡村的文化生活添砖加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权力主导下的新文化广场嵌入乡村,龙头村原有的文化广场的功能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是政治宣传功能的凸显,“送戏下乡取代了“蔡家班戏剧团;其次是由社交空间向仪式类空间的转变,文化广场不再是村民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而变为节日盛典时的仪式类空间。实体文化广场功能的限制,使得部分广场功能向线上迁移,如乡村集市的线上迁移与社交功能的线上迁移,由此也产生了乡村话语空间的变迁。从表面上看来,文化广场的修建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丰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但是这种从外部强势“嵌入到乡村的空间并不能真正地融入到乡村生活中。想要真正地发挥文化广场的作用,重建乡村公共空间,就要以“因地制宜代替“千篇一律,以“内生代替“嵌入并且要加强虚拟文化广场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能够真正融入到乡村肌理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