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E的高校校园户外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伟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高校校园 公共交往空间 用户需求 POE(使用状况评价) 层次分析法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规模的新建与扩张使我国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成为了设计界的研究热点,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以及校园师生进行信息交流、人际交往以及物质互换的校园户外公共交往空间也逐渐成为了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户外公共交往空间设计依旧存在着盲目追求形式美、空间分区模糊等客观事实问题,热潮下传统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未改变。设计层面两种现象大量存在:一是“套路性设计频显,校园景观千篇一律;二是设计方时常从“自我专家出发,使用后评价和评估漠视。而使用后评价与校园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结合,将传统定性的研究方式扩展到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校园景观设计要素,改善空间环境,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强化空间归属感,是当下空间设计一剂良方,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校园户外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思路。首先,本文对校园户外公共交往空间及POE(使用后评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通过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分析了学生对户外公共交往空间的需求。以南京理工大学户外公共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研究对象空间范围、评价主体及目标,建立了评价方法模型,确定对南京理工大学户外公共交往空间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使用后评价。然后,对学生在南理工户外公共交往空间意向认知情况以及使用者的行为特征等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结合AHP评价因子构建原则、相关研究评价因子以及学生对校园户外公共交往空间的需求,确定了植物景观、水体景观、道路环境等6个准则层指标,植物芳香性、植物色彩美感度、植物层次美景度等29个评价因子。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结合YAAHP软件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构建FCE大众问卷和模糊评价矩阵对研究对象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对南理工户外公共交往空间提出优化建议,将建议与方法运用至南京理工大学的户外公共交往空间进行设计实践,综合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同时希望能够为同类型的使用状况评价研究和设计及改造提供一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