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与乙醇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及... 收藏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与乙醇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及...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与乙醇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     者:葛建行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辉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meta分析 

摘      要: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心肌疾病。约1/4的HCM病人存在明显的左室流出道梗阻,其猝死发生率约为1%,是致使青少年猝死发生的常见原因。介入治疗现已成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包括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与室间隔化学消融术,而鲜有对两种术式的综合评价,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对两种消融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参考。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和乙醇化学消融术(AS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消融术式选择提供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确立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通过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文献数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使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检索,同时联合手工检索方法,收集各个数据库中近十年与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和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有关的全部文献。根据文献排除标准,对初筛的文献行再次筛选。纳入文献提取结局指标,有效性指标: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安全性指标:围手术期死亡、室性心率失常、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使用MINORS评价条目,根据是否明确的给出了研究目的,纳入患者的连贯性,预期数据的收集,终点指标能否恰当的反映研究目的,终点指标评价的客观性,随访时间是否充足,失访率低于5%,是否估算了样本量等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最终对入选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使用Rev 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总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228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文献62篇,其中关于室间隔射频消融术15篇,涉及病例共278例,其中关于室间隔化学消融术47篇,涉及病例共7801例。Meta分析结果,有效性指标: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和化学消融术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为LVOTPG(MD=61.62,95%CI[47.95,75.28],P0.05)和LVOTPG(MD=54.12,95%CI[49.21,59.02],P0.05),组间比较(Chi=1.03,P=0.31);术后室间隔厚度分别为IVS(MD=3.95,95%CI[1.41,6.49],P0.05)和IVS(MD=5.09,95%CI[4.36,5.82],P0.05),组间比较(Chi=0.72,P=0.40);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MD=2.06,95%CI[-1.47,5.58],P=0.25)和LVEF(MD=4.45,95%CI[2.80,6.11],P0.05),组间比较(Chi=1.45,P=0.23)。安全性指标: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和化学消融术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数(RR=1.00,95%CI[0.36,1.36],P=0.32);术中及术后发生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数(RR=0.89,95%CI[0.22,3.58],P=0.87);围手术期死亡数(RR=2.41,95%CI[0.76,7.64],P=0.14)。研究结论: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与化学消融术均可有效解除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梗阻,改善临床症状;而两种消融术式有效性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