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救灾会刊》与华洋义赈会赈务研究(1923-1937) 收藏
《救灾会刊》与华洋义赈会赈务研究(1923-1937)

《救灾会刊》与华洋义赈会赈务研究(1923-1937)

作     者:张存辉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向常水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救灾会刊 华洋义赈会 赈务研究 慈善 

摘      要:大众传媒陆续涌现和发展,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化领域一个显著特征。报刊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和社会大众表达心声的重要平台。为扩大影响,巩固和扩大发行市场份额,民生问题报道的占比逐渐提高,关涉慈善组织、慈善活动、慈善文化的文字也随处可见。这些大众媒介为慈善组织进行多方面报道,诸如免费刊登劝捐启事、及时推介慈善活动、深入探讨慈善现象等,提升了慈善组织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对于慈善活动的开展有深远的影响。为进一步发挥报刊在慈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华洋义赈会在成立之初就决定创办机关刊物,名曰《救灾会刊》。本文在对《救灾会刊》与华洋义赈会关系的介绍中,始终以《救灾会刊》为主线,从中找寻华洋义赈会的赈务运行轨迹。《救灾会刊》的办刊宗旨、内容编排及刊物定位皆强调为华洋义赈会服务。在组织发展上,《救灾会刊》及时反映华洋义赈会在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方面的情况;在赈济运作上,《救灾会刊》对华洋义赈会的赈务活动进行实时报道;在赈务宣传上,《救灾会刊》对华洋义赈会的募捐方法及赈灾方针进行积极宣传。《救灾会刊》十余年的存续经历相伴于华洋义赈会事业发展,它一方面推动了华洋义赈会的赈务运行,又承担起勾联外界的责任,更成为其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救灾会刊》也加深了社会对华洋义赈会的认识,不仅向民众介绍了华洋义赈会的原则方针和会务内幕,也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民众的慈善意识。华洋义赈会在近代慈善事业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救灾会刊》作为华洋义赈会的机关刊物,它不仅反映一个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也映照了那个时代慈善事业的动向,如慈善文化更趋多元化、慈善价值观也与时俱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