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节:译域之所》(第十五章)翻译实践报告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胡安江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华语电影节 信息型文本 交际翻译 抽象词汇 长句 隐性信息
摘 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节选自裴开瑞(Chris Berry)和吕克·罗宾森(Luke Robinson)合编的《华语电影节:译域之所》(Chinese Film Festivals—Sites of Translation)。该书探讨华语电影节如何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其中第十五章以香港亚洲电影节为例,阐述了独立电影如何以边缘跨国主义的形式,跨越国界寻求联盟。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原文的语言特点,即抽象和描述性词汇较多、长难句较多,以及信息密度大。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的文本类型理论,原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因此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翻译原文的关键是关注目的语读者,力求译文更通畅地道、清晰易懂,并准确传递原文中的信息。报告接下来重点描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难点,即抽象词汇、长句和隐性信息,并结合具体译例的分析分别给出解决方法,即增词法、词性转换法、句子成分转换法、语态转换法、拆分和重组法,以及显化翻译法。本翻译实践项目可让读者对香港亚洲电影节的演变史、独立电影所代表的边缘文化等有一定了解,此外,译者不仅拓宽了自身知识面,也在翻译和修改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自身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