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疏离感的影响 ——一个多重中介模型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颜志雄;耿春华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2[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教育学]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部分中学生由于其人际互动能力较差,常常处于被孤立和欺压的状态,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负担。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中学生的人际交际能力呢?研究显示,高疏离感的中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或退缩等极端行为,并在情绪控制、建立良好关系等方面具有困难,由此出现人际关系冷淡以及社交焦虑。现有研究在分析疏离感对中学生心理以及行为异常表现方面具有重要贡献,而针对中学生疏离感的形成过程以及干预研究较少。对中学生疏离感的形成因素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中学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生态系统理论上看,早期家庭经验对个体的心理水平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可能对中学生疏离感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遭受童年创伤经历个体并非一定具有较强的人际疏离感,可能存在其他因素降低了疏离感的发生率。根据社会缓冲理论,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弥补了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造成的心理需要缺失,而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则维护了个体的身心平衡,从而抑制了疏离感的产生。为了验证中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疏离感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南宁市的44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四部分内容进行施测,在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方面分别使用SPSS21.0和Amos21.0软件。研究结果发现如下:(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疏离感、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四者两两之间相关关系显著;(2)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能显著预测中学生疏离感(?=0.297,P0.01);领悟社会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能显著预测中学生疏离感(?=-0.337、-0.737,P0.01);(3)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和疏离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这两者在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疏离感之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35.3%。本研究对中学生疏离感的形成因素进行探索,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早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在其中的影响,弥补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和社会等视角解读中学生疏离体验的形成原因,并依此为依据探索降低中学生疏离感水平、提高人际交互能力的途径。在心理虐待与忽视对中学生疏离感产生的效用机制方面,本文分析了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对于降低或抑制疏离体验的重要意义,这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中学生心理调节工作。这启示我们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呵护并提高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性,通过开展相应的团体活动加深彼此之间的认知,从而为中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本文对如何降低中学生的疏离感,提高其人际关系质量,削弱童年心理虐待或忽视情况的不良影响以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