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战时期长沙会战的书写与诠释 收藏
抗战时期长沙会战的书写与诠释

抗战时期长沙会战的书写与诠释

作     者:胡丞嗣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辉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抗战时期 长沙会战 书写 诠释 建构 

摘      要:长沙会战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起到了打击日军嚣张气焰、保卫后方安全、振奋抗战信心、支援反法西斯阵营等功用。时人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称为“湘北大捷,并认为此次大捷是抗战时局转换的枢纽,是由失败走向胜利的开端。而后两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更是坚定了国人“抗战建国必成的信念。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长沙大捷在精神上的胜利远比军事上的胜利重要得多,长沙会战接连胜利后皆能成为舆论焦点,甚至其祝捷声势一度盖过“双十节。长沙会战以及胜利后的长沙城成为社会各界竞相书写与诠释的对象,他们在对长沙会战进行意义赋予的同时,也在建构着长沙会战的历史记忆。抗战时期长沙会战书写与诠释的主体颇为广泛,其中既有国家政权和官方机构,也有社会团体与民众个人。他们基于不同立场对长沙会战进行各自的书写与诠释,但在舆论主流基调的影响下,其所表达的内涵主旨多大同小异。若从记忆史的角度观之,这实则是个人记忆归属于集体记忆的结果,时人在对长沙会战进行书写与诠释其实也蕴含着建构抗战记忆的诉求,只不过此类记忆为现时记忆,与如今我们所触及到的长沙会战记忆已大为不同。换言之,从宏观上而言,抗战时期国人对长沙会战的书写与诠释实为长沙会战记忆生成阶段之一幕。长沙会战的战时书写与诠释以及战后不断涌现的抗战记忆,实际上是官方与民间合力塑造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抗战记忆建构机理类似,抗战时期长沙会战书写与诠释过程中,国家政府仍为主导者,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占据了书写与诠释的主要部分。记忆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一定载体才能保存与传衍,主体也只有通过一定形式才能对长沙会战进行书写与诠释。长沙会战书写与诠释的形式颇为多样,时人主要通过文本话语、艺术作品、英雄符号、仪式操演等形式来进行意义诠释。这些形式中,周期性的纪念与仪式操演最为重要,它有着复活长沙会战记忆的功用,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身体实践的操演更能加深其国家与民族认同。时人对长沙会战并非仅停留在书写这一层面,绝大多数阐释者还是想通过诠释长沙会战表达政治诉求,以求切合官方所倡之抗战精神。以纪念活动为中心的各式历史书写至少就包含了塑造集体记忆、强化统治合法性、建构政治认同等诉求。在国人的书写与诠释下,弘扬“长沙精神、诠释“抗战建国、批判妥协投降成为内中蕴含的主流话语,其在传播过程中塑造着民众对于长沙会战的理解与认知。长沙会战的书写与诠释不惟存在于抗战时期,时至今日仍在进行,只不过具体的意义赋予随着时代变迁而被重塑,在内涵与功用上得到丰富及扩展,而这恰恰说明长沙会战的书写与诠释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