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区手足口病时空特征及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宏卫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摘 要: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高发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其相关研究引起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数量的迅猛增长,卫生部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十年间,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患者呈不断增长上升态势,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仍有很大难度。本文在地理学、流行病学理论等知识的指导下,研究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公共卫生风险研判、防控措施评估、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给、精准防控手足口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患者时空分布、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2014-2018年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影响因素构建了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将“分布现状-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三部分结合,并根据风险预测结果,尝试提出精准防控疾病传播且可“落地的防治干预策略,发挥地理学科知识在疾病防控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1)从患者分布上看,2014-2018年患病人数呈现“城市中心人数高发而边缘人数低发的特征。城北新城区与城南老城区及其交界处地带为患者数量众多的区域;北郊生态农业区、南郊生态旅游区、生态保护区、达坂城文化旅游区为患者数量稀疏的区域。在患者分布重心及迁移方向上,2014-2018年疾病整体的发展朝东南走向扩张;时间分布上,分为“极少-渐增-猛增-平息四个阶段。城北新城区与城南老城区、北郊生态农业区的患者空间集聚性比较强,属于高-高集聚区域,达坂城文化旅游区患者空间集聚性比较弱,属于低-低集聚区域,生态保护区、南郊生态旅游区绝大多数区域属于空间随机分布,没有明显集聚特征。(2)从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病原体的传播及蔓延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三个层面,综合考虑到区域特征、数据可获得性,共筛选了11个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子。分时段、分地域、交互探测结果计算得出了影响各城市功能区的主导因素,包括路网密度、人口密度、产业结构、气温、降水、风速等影响因子,并且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逐一细致分析。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在交互作用下各因子对手足口病发病的贡献力得到了增强,社会经济因子的交互作用明显更强。(3)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较好模拟出在各驱动因素下各区发病的概率。结果表明,发病的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包括城北新城区与城南老城区;而较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区,包括达坂城文化旅游区、南郊生态旅游区、北郊生态农业区、生态保护区。(4)分别从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病原体的传播及蔓延、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三个关键层面,六个城市功能区出发,基于前文各驱动因素下的发病的概率,同时借鉴我国已有的防控政策,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可实施的防治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