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分析 收藏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分析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分析

作     者:叶孟奇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中梅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 直立倾斜试验 心率减速力 

摘      要:[目 的]通过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不同阶段的心率变异及心率减速力的定量测定及比较,进一步分析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异常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 法]收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就诊的高度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sting,HUTT)表现为药物试验阶段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134例。按照预定时间设定分别截取直立倾斜试验每一阶段中的4分钟连续心电图,记作基础卧位时间段,基础直立位时间段,阳性卧位前时间段,恢复平卧位后时间段;在阳性复位前4分钟、2分钟、30秒、阳性复位时刻、阳性复位后2分钟,截取直立倾斜试验30秒心电图,记作T-2、T-1、T0、T1、T2,分别分析其心率变异频域指标中的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其中低频功率(LF)反映交感神经活性和部分迷走神经活性,高频功率(H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反映交感神经活性,并分析整个直立倾斜试验期间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和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结 果]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134例平均年龄为33.18±19.01岁,年龄18岁患者43例(占总人数32.09%),年龄65岁占6.7%;134例患者中73.10%的患者为女性。其中,混合型(Mixed,MX)77例,血管抑制型(Vasodepressor,VD)52例,心脏抑制型(Cardioinhibitory,CI)5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中比较发现LF在阳性复位前时间段较其他三个时间段明显降低(P0.01);HF在基础直立位时间段较基础平卧位时间段降低(P0.01),在阳性复位前时间段较基础平卧位时间段和基础直立位时间段降低(P0.01);LF/HF在基础直立位时间段较基础平卧位时间段上升(P0.01),在阳性复位前时间段较基础平卧位时间段和基础直立位时间段上升(P0.01)。对于阳性复位前后,发现LF在阳性复位前2分钟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在阳性复位时刻最高,之后降低;HF同样在在阳性复位前2分钟最低,之后逐渐升高,直至恢复平卧2分钟后最高;LF/HF则在阳性复位时刻最高,恢复平卧后降低。直立倾斜试验四个阶段内三组亚型之间比较发现LF血管抑制型在阳性复位前时间段内对比混合型明显降低(P0.01);HF三组亚型之间比较时发现血管抑制型在阳性复位前时间段内对比混合型明显降低(P0.01);LF/HF三组亚型之间比较时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复位前后三组亚型之间比较,在LF之间比较发现在阳性复位前2分钟血管抑制型LF低于混合型LF(P0.01)阳性复位前30秒血管抑制型LF小于混合型和心脏抑制型LF(P0.01);阳性复位时刻血管抑制型LF小于混合型和心脏抑制型LF(P0.01);HF比较发现阳性复位前4分钟血管抑制型HF低于混合型HF(P=0.01);阳性复位前2分钟血管抑制型HF低于混合型HF(P0.01);阳性复位前30秒三组亚型间两两相比均有差异(P0.01);阳性复位时刻心脏抑制型HF高于混合型和血管抑制型(P0.01);在LF/HF比较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整个直立倾斜试验期间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meanRR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角指数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我们的结果表明:1.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呈进行性升高,直立后交感神经活性较平卧时升高,药测立位较直立位升高,恢复平卧后恢复至基础平卧水平,迷走神经活性则相反,呈进行性降低,直至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时升高,恢复平卧后恢复至基础平卧位水平。2.血管迷走性晕厥三种亚型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变化强度不相同,血管抑制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较混合型变化强度弱。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