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山西吉县陡路坡遗址动物化石的整理和初步研究 收藏
山西吉县陡路坡遗址动物化石的整理和初步研究

山西吉县陡路坡遗址动物化石的整理和初步研究

作     者:李宗宇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宋艳花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主      题:陡路坡遗址 动物化石 中更新世早期 犀科 环境变迁 

摘      要:陡路坡遗址是一处地处山西吉县清水河河畔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该遗址发现于2009年并进行了发掘。遗址正式发掘了两处探方,发掘总面积为1250平方米,地层共分为10层,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主要埋藏在砖灰色夹黄斑土层和砾石层中。出土遗物共计1541件,其中动物化石1539件,石制品2件,本文主要研究出土的动物化石。经过仔细的整理和加固后,可鉴定标本共109件,可以明确鉴定到科以下的化石共48件。在可鉴定的动物种属可分为偶蹄目、奇蹄目、食肉目和啮齿目四大类,具体包括斑鹿、肿骨鹿、牛、盘羊、马和犀。其中T2出土的完整犀科动物头骨化石为一未定名新种属,结合更新世时期中国境内出现过的犀科动物和其他遗址的出土材料,本文将该犀牛划分入腔齿犀属演化中的中期类型,具体的系统分类仍需要后续研究。从化石埋藏状况来看,化石的磨蚀程度以轻度磨蚀为主;风化程度多为一级风化;部分化石存在明显的植物根系腐蚀;化石颜色多为象牙色,并大多夹杂黑斑。再结合地层中存在大量的河湖相堆积,推测出该遗址的形成应受到洪水作用影响,并使得动物骨骼迅速埋藏。根据遗址的动物群种类分析,陡路坡遗址的动物种类多为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类,喜温喜湿,体现了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盛茂密的地区特征。从空间角度,通过对同时期华北地区10处有明确动物化石记录的遗址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北方不同地区中更新世的动物群具有一致性,即多以古北界动物为主,东洋界动物逐渐减少;动物种类多以大中型偶蹄类为主;多森林型、沼泽型动物。由此反映出了北方地区中更新世时期远比现在更加温暖的大环境特征。从时间角度,根据陡路坡遗址所属的周口店动物群和早更新世的公王岭动物群的差异对比研究可知,华北地区经历了早更新世时期的温暖气候,到早更新世晚期气候开始恶化、环境变迁,导致动物群开始发生更迭,并直至中更新世时期气候才开始回升这样一系列的地质环境变化。陡路坡遗址的发现,对丰富黄河中游地区和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补充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动物群的种类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研究当时的环境背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