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市老人隔代教育能力提升的小组介入研究——以C市T社区为例 收藏
城市老人隔代教育能力提升的小组介入研究——以C市T社区为例

城市老人隔代教育能力提升的小组介入研究——以C市T社区为例

作     者:林春丽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文祥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主      题:隔代教育 社会支持 城市老人 

摘      要:当前隔代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中家庭教育的主流,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速度较快,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人对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掌握有限,受制于此,其科学化、现代化育儿水平较低,我国城市中绝大多数隔代家长呈现出社会支持不足、综合教育能力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城市社区中的隔代家长在学知识、交朋友等方面有较多需求,希望通过来自社区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提升现代化育儿的能力。社会支持理论视角认为每一位服务对象周围都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够通过各种社会资源之间的彼此链接,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个体解决问题。从非正式支持角度来看,子女的忙碌和老人社会参与的匮乏,致使在家庭生活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老年人难以获得家庭成员以及朋辈群体的精神安慰,同时不利于老人获取外界的知识和信息,使得非正式支持难以获得,非正式支持体系无法发挥作用。从正式支持的角度来看,隔代家长从社区社会等环境中获得学习和交际的机会较少,社区中能够提供给隔代家长的服务也远不足以满足其需求,无法获得充分的正式支持。小组工作具有为服务对象提供学习和交友平台、链接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支持的功能,能够通过开展符合隔代家长需求的一系列活动,来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使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体系发挥作用。因此,对于帮助解决城市老年人隔代教育困境的有效介入方式应该是采用社会支持模式的小组,搭建互帮互助平台,从而逐渐形成长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实现组内成员助人自助。为实现隔代家长长期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目的,在小组介入过程中,以各种类型丰富的活动内容为纽带,实现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祖孙沟通互动、两代父母心灵互动来搭建起隔代家长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并通过与社区书记、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其提供正式的社会支持。最后通过访谈反馈及介入结果评估,结果表明隔代家长的社会支持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总体教育水平有显著进步,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可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工作方法为社区中的老年人建立社会支持,使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系统发挥积极作用,能拓宽老年人在隔代教育过程中的求助渠道,提高社会参与度,找到适当的压力宣泄途径,从而全面综合提升自己的隔代育儿能力。最后提出建议:社区、社会组织应该多关注隔代家长;从宏观层面来说,社会大众、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层面顶层设计应该更多关注到儿童家庭教育和照顾、老人隔代教育方面的现状和需求;要提升社工综合素质,完善老年项目社工的专职人才培养;父母依然应该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负责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