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收藏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作     者:韦丽炎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将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2[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教育学] 

主      题:共情能力 社会自我效能感 人际交往能力 非暴力沟通 

摘      要:共情是对他人情绪体验的共鸣和理解进而产生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助推器,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粘合剂。本研究包括对共情量化研究和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两部分。在量化研究中,对1026名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施测,旨在研究大学生共情能力特点和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中,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有效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团体辅导方案,将该方案用于实验组的大学生被试干预中,来探讨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大学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并在性别、专业类别、是否属于独生子女的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社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3)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4)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正相关,社会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5)大学生共情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中呈部分中介作用。(6)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共情团体辅导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弥补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研究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情感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研究新思路和依据;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的共情团体辅导方案,为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干预新视角和可操作的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