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风险下民营企业纾困模式与效果研究——以东方园林为例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磊;黄健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02[管理学-林业经济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摘 要:自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国际关系趋于紧张,两国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加之国内股票市场相关制度尚未完善以及部分投资者投资素质不高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股票市场剧烈波动,股票市值下降,大量股票的股价下跌,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企业不得不面对日益加大的流动性风险,而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能为我国提供大量的税收资源,也为促进就业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股权质押以其快速、高效的融资特点,成为民营企业所青睐的融资手段。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我国股市受多方因素共同影响,股价下行压力增大,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成为不少民营企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此外,由于民营上市公司粗放的经营管理,公司往往负债较高,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各大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也随之增强,企业流动性问题极易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为应对这种不利情况,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纾困概念被学者提出,纾困基金也应运而生。除政府外,金融机构、券商等也纷纷成立纾困基金来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缓解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随着近年来股权质押风险的日益严峻、纾困企业的增多,企业纾困基金的效果也越来越被市场所重视,其作用机理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股权质押及企业纾困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并回顾有关理论。将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控制权私利理论与案例结合,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东方园林股权质押风险、纾困模式及纾困效果,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具体包括:第一,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状况及纾困情况进行介绍,以此引出下文对于案例企业股权质押风险和具体纾困行为的分析;第二,从案例本身入手,以客观的角度对案例企业股权质押状况及面临的主要股权质押风险进行分析;第三,从案例企业的纾困过程切入,详细分析了案例企业因高股权质押风险引发的企业纾困的详细过程和使用的纾困模式,并对企业纾困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在分析案例企业纾困效果过程中,本文使用了事件研究法来定量研究纾困的短期市场反应,而后又从其他维度对案例企业纾困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当企业因面临较高的股权质押风险而陷入困境时可以选择纾困基金方式进行纾困,并且效果显著,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纾困模式进行纾困以达到较好的纾困效果。但当前企业纾困机制还未完善,仍需多方共同努力以保证纾困基金的纾困效果来达到降低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的目标。最后基于本文得到的结论,对企业应对股权质押风险以及多方对纾困基金的使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拓宽了股权质押风险下企业纾困行为研究的时间维度,更有利于探究企业纾困每一环节带来的影响,从事前角度分析了案例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状况,并对案例企业股权质押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从事中和事后角度对案例企业纾困行为期间及后期的效果进行研究,同时总结梳理了企业纾困路径,使案例企业整个股权质押行为及后续纾困行为的研究更加连贯与直观;(2)从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企业纾困行为,使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以往研究多集中于股权质押企业纾困行为的实证分析,从宏观角度研究沪深两市企业纾困状况,而较少分析具体企业的纾困行为及效果,本文选取典型股权质押风险企业纾困案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既研究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爆发时的纾困行为,又结合事件研究法,对企业纾困后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变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更加详细地验证了纾困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