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交替传译中的非流利现象分析——关于初创企业孵化服务座谈会的口... 收藏
交替传译中的非流利现象分析——关于初创企业孵化服务座谈会的口...

交替传译中的非流利现象分析——关于初创企业孵化服务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

作     者:姜鸣菲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宋菁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交替传译 非流利现象 吉尔认知负荷模型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深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受到了更多关注,承担了更大责任。口译活动使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得以相互沟通与理解,为人文交流架起有力的桥梁。中国—东盟博览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5届,带动了包括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笔者受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委托,为印尼南苏门答腊省区域研究和发展局代表团参加的有关初创企业孵化服务座谈会提供交替传译服务。笔者将座谈会双方的交流话语口译录音转写为文本,试图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切入点对交替传译中的停顿、修正、重复等三种非流利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基于多个案例分析,该报告统计了本次交替传译中不同情况下产生非流利现象的次数,并发现该现象主要归因于三个因素:发言人源语不连贯、印尼英语变体对译员认知负荷的压力和源语讲者的说话速度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提高语言重构与归纳能力、听辨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由此,译员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应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使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译语产出的流利度,保障口译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