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孟子》学研究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方勇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本文绪论部分论述《晚清〈孟子〉学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为晚清《孟子》学发展概述。由晚清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入手,对晚清《孟子》学发展的整体特点做出评判。第二章为晚清《孟子》考据学研究。晚清《孟子》考据学相关著作数量众多,研究内容广泛。本文选取俞樾《孟子平议》、于鬯《香草校孟子》和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三部著作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到文本校勘、字词训诂、史实考证、赵岐注、伪孙奭疏等多个方面,能够比较全面地表现这一时期《孟子》考据学的面貌。同时选取陈澧所著《东塾读书记》中《孟子》,涉及《孟子》字词训诂的同时又兼具义理的阐发,是这一时期汉宋调和主张较为成功的尝试。第三章为晚清理学视域下《孟子》学。晚清理学家中孟学研究较突出的是湖湘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泽南与桐城派学人方宗诚。湘、皖是当时理学重镇,这两位学者的研究基本代表了晚清理学注孟的大概理论风貌。在时代巨变下,这一时期理学出现了更多经世的理论关怀,这在其《孟子》学著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罗氏借注文抨击时政、方氏阐发孟子的富教之方等等。但总体上仍他们仍承袭前理学家的陈旧话题,罗氏着重阐发性善、辨析义利并尊朱抑王,而方氏亦谨遵朱注、以仁义为《孟子》之纲展开讨论。在这类孟学成果上体现了历史的强大惯性。第四章是晚清公羊派的《孟子》学研究。晚清公羊学的复兴同样以经世之风的盛行为背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公羊学者以学术参与政治,对晚清思想界和政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康有为《孟子微》和梁启超《读〈孟子〉界说》为研究对象,而没有选取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魏源《孟子年谱》等传统的考据学著作。康有为将孟子思想与公羊三世说相结合,以孟子为孔子“大同之义的传承者,同时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孟子思想相结合,借以支持自己变法改制的政治目标。同时康梁著作中将《孟子》对尧舜时代的描述与西方代议制政体相联系,将《孟子》中“民为贵等思想与“平等“自由等现代价值相联系,也代表了中学与西学融合的初步尝试。通过本文的研究,晚清《孟子》学研究的整体脉络得到了基本的梳理。总体来说,晚清《孟子》学表现出以下特征:一、在不同的学术流派中,《孟子》研究呈现出多样性。二、表现出对传统经学的继承性。三、体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倾向。四、对西学作出反应,将《孟子》思想与西方学说相联系的著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