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批评译学视角下的译者声音研究——以“熊猫丛书”《穆斯林的葬礼... 收藏
批评译学视角下的译者声音研究——以“熊猫丛书”《穆斯林的葬礼...

批评译学视角下的译者声音研究——以“熊猫丛书”《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为例

作     者:孙阔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孙会军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穆斯林的葬礼》 批评译学 译者声音 意识形态 

摘      要:《穆斯林的葬礼》是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所写的一本反映穆斯林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的长篇小说。自出版以来,这部作品在国内广受好评,并且在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不仅以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巧妙的情节设计见长,而且通过回、汉不同的民族话语展示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沟通与融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关月华、钟良弼翻译完成的这部小说的英译本通过“熊猫丛书系列走向海外市场。但时至今日,学者对《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且研究视角也较为单一。批评译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理论。批评译学研究融合了描写性译学研究和批评话语分析,它关注文本在具体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生产和接受,强调文本特征应与其生产与接受联系起来。批评译学的研究,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融合文本特征分析与历史文化语境分析,注重通过分析翻译文本词语和句式结构等文本特征,揭示翻译过程受到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本文从Hermans提出的关于译者声音的观点入手,以批评译学为理论框架,聚焦“熊猫丛书《穆斯林葬礼》英译本中的译者声音的彰显。文章在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文本特征等不同方面,探讨宗教、性别、民族、政治、文化等方面所展示的意识形态以及原语文化和译者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和形塑译文中的各种话语。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把握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当代文学以怎样的面貌走向英语世界的读者,对于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去或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