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氯胺酮联用丁基苯酞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收藏
氯胺酮联用丁基苯酞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氯胺酮联用丁基苯酞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     者:杨玉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春林;胡文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氯胺酮 丁基苯酞 联用 抗抑郁 

摘      要:目的:观察氯胺酮(Ketamine,Ket)与丁基苯酞(Butylphathlide,NBP)联用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和两者联用对急性抑郁样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二者联用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以期为抗抑郁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氯胺酮与丁基苯酞对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PC12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突触形态的变化;采用急性抑郁模型观察氯胺酮与丁基苯酞联用对抑郁样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二者联用对PC12细胞以及抑郁样小鼠大脑皮层中p-ERK、BDNF、p-mTOR、synapsin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实验中发现,皮质酮对PC12细胞损伤呈剂量依赖性且在400μM时能显著降低细胞的存活率(P0.001)。与模型组相比,氯胺酮组(Ket,0.01μM)与丁基苯酞组(NBP,1μM)均没有差异,而联用组(0.01μM Ket+1μM NBP)与Ket(0.1μM)组能明显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P0.01,P0.01);细胞突触形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皮质酮组细胞轴突长度明显缩短(P0.001),而联用组与0.1μM Ket组能明显增长损伤细胞的轴突长度(P0.01,P0.01)。动物行为学实验发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单独给予1mg·kg氯胺酮或单独给予30mg·kg丁基苯酞对急性抑郁样小鼠的行为学中累计不动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将氯胺酮与丁基苯酞二者联用能明显减少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累计不动时间(P0.01),15mg·kg氯胺酮也能明显降低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累计不动时间(P0.001),旷场实验结果表明1mg·kg氯胺酮组、30mg·kg丁基苯酞组与联用组均对正常小鼠的水平爬格数和直立次数没有影响,而15mg·kg氯胺酮组能明显增加小鼠的直立次数(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皮质酮组细胞中的p-ERK、BDNF、p-mTOR、synapsin蛋白表达下降;与皮质酮组相比,联用组与0.1μM Ketamine组中p-ERK、BDNF、p-mTOR、synapsin蛋白的表达有上调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联用组、15mg·kg氯胺酮组小鼠大脑皮层中p-ERK、synapsin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细胞实验中发现氯胺酮与丁基苯酞联用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增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单用1mg·kg氯胺酮或30mg·kg丁基苯酞均不能明显降低小鼠在行为学中的累计不动时间,而二者联用能减少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在旷场试验中发现15mg·kg氯胺酮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的直立次数,出现不自主活动,而联用组未出现不自主活动。说明氯胺酮与丁基苯酞联用能产生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BDNF-mTOR信号通路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