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建构主义视角下“吃”的句法特性研究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大然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摘 要:中英文论元实现方式不同是不争的事实,中文动词的论元实现方式比英文动词要复杂的多。就中文动词“吃来说,它所带论元形式多样,不仅包括“吃苹果这样的常规论元,还包括语义角色繁多的非常规论元,例如,“吃财政、“吃营养、“吃食堂、“吃海底捞、“吃涮锅、“吃父母等。这个现象引起了众多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关注。他们采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这些研究的解释性不够充分,不能全面而准确的阐释动词“吃的论元实现机制。此外,先前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例子,以“吃食堂最为典型,很少有学者从真实语境中收集“吃的语料素材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对“吃的较特殊的论元实现现象进行充分的阐释,并尝试搭建可以用于解释汉英动词论元实现的统一框架。因此,本文采用生成建构主义框架,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来讨论汉语动词“吃所构成的非常规句式的生成机制。首先,本论文收集了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的最新语言数据。通过与“eat的对比,对“吃的论元实现方式进行了全面描述。分析结果显示,“吃的论元实现方式比“eat要复杂多变。“吃所带非常规论元种类繁多,包括处所名词,来源名词,工具名词,目标名词。“吃所带的非常规论元数量占比远高于“eat。此外,“吃所构成的非典型双宾语句,即“吃+NP2+NP3,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其次,本论文在生成建构主义框架下分别探讨了“吃+非常规论元和非典型双宾句“吃+NP2+NP3的生成机制。本文基于“把字句的转换条件提出,“吃的非常规论元是由词根“√吃本身所允准,而不是由事件功能引入。词根可以基于事件概念化选择不同类型的轻动词,并最终以不同的实现方法形成独立的词汇项。对于“吃+NP2+NP3,我们根据NP2的指称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NP2为有指成分时,NP2和NP3都是由功能语类v 引入,动词词根本身不存在发生投射的可能;当NP2为无指成分时,本文假设它是一个“音系因子,其插入发生在句法拼读之后的音系层面。总而言之,本文在生成建构主义的视角下,基于词根和事件功能语类的句法分工,同时借助实证研究的数据,对“吃的非常规论元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详尽而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