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梅花拳社会动员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戴国斌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40304[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摘 要:梅花拳是当今民俗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梅花拳在乡土社会中繁衍发展的历史脉络、组织结构、文理功法等。但对梅花拳在大学校园中的发展论述甚少,也没有对梅花拳为何在现代社会选择大学生、如何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以及梅花拳选择大学生作为社会动员对象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将梅花拳对大学生的社会动员作为研究主题,试图理清其原因与机制。为实现该研究意图,本文以燕子杰先生高校梅花拳传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法深入其中进行调研,利用历史文献、人物传记以及梅花拳资料分析梅花拳选择大学生作为社会动员对象的原因,运用社会运动理论剖析高校梅花拳的社会动员机制,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梅花拳将大学生作为社会动员的对象,是现代社会转型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偶合。其必然性在于,现代社会转型造成了农村地区梅花拳传承的衰落,同时现代中国社会中坚力量向大学生的转变,作为具有“文化性特征、以培养“大将之才为理念的梅花拳,也自然将大学生视作最为理想的传播对象;其偶然性在于,现代社会转型为梅花拳传播者进入大学校园成为教师提供了机遇,也为高校梅花拳发展奠定了基础。2.高校梅花拳的社会动员方式,既从心理、观念上建立了人员的共识,又从组织结构上保障了人员的行动参与。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高校梅花拳通过“现代武侠“以武治心“开发智慧等新话语,对梅花拳意义进行了符合时代背景、适合发展对象的新解,并以更具“教育性、科学性、精神性的社会动员原则,不同于农民动员的“宗教性、迷信性、身体性特征。另一方面,高校梅花拳在继承农民动员采用“场“坛“准家庭网络等结构的基础之上,发展出适合于大学生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社团组织、师生关系网络的社会动员新结构,并以大学校园作为社会动员的场域、团委领导下的社团作为社会动员的基本单位、师生关系网络为社会动员的纽带,建立了高校梅花拳社会动员的信任机制与长效机制。其中,“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梅花桩社团以及“师生关系网络为高校梅花拳培养“三千弟子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提供了条件;其榜样的“言传身教、卡里斯马的“心传口授,为促成“七十二贤人的形成,为梅花拳在高校中可持续发展培养其传人;其武功练习方式不仅继承了梅花拳传承的“互动性,而且还以“简易性“变化性而不同于农村地区的“复杂性“套路性,为大学生们学习梅花拳建立了情境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3.梅花拳在高校动员大学生的“精神性与在农村动员农民的“生活性,分别解决了梅花拳走进老百姓生活和进入文化精英精神世界的问题。梅花拳在具有“草根后再度争取“精英,形成其现代发展的“顶天“立地之势。其社会动员的大学生与农民、发展之势的“顶天与“立地,既是梅花拳历史发展的经验,也对中国武术的现代发展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