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的视角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彭鹏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7[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大国,继工程专业认证之后,国家着手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地理教育关乎全民地理素养,地理师范教育奠定地理教育基础,地理师范生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是影响地理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了解地理师范生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现状,有利于地理师范类专业院校合理调整培养计划,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娴熟、眼界开阔、理念先进、心怀教育的地理师范生,有利于培养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优质师资队伍。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专家、培训学习,对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Ⅱ)毕业要求进行解读;并以湖南省某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包括往届毕业生、大四在校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将该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现状与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进行对标分析,寻找差距,然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相应改进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得出以下结论:(1)《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Ⅱ)》中毕业要求在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方面具体提出八项要求,该校地理科学专业依据八项要求共分解26个指标,各指标均规定对应的课程以及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层次,指标设计合理,实用性强。(2)该校地理科学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师德、教学、育人、发展的比例依次为12.66%、59.49%、16.46%、11.39%,虽然较好地满足了中学教学对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要求,但针对国家Ⅱ级认证标准中师范生个人学会发展方面存在欠缺。(3)在践行师德方面,89.93%的调查对象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做到立德树人;在学会教学方面,99.32%的调查对象均有较高学科素养和较强教学能力,能独立开展课堂教学;在学会育人方面,68.45%的调查对象能较好地结合地理特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育人活动;在学会发展方面,97.99%的调查对象皆能科学地进行自我诊断,积极与他人沟通并融入教学实践中。(4)该校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在培养模式、硬件设施、教学体系、师资配备、教育实践等方面仍不够完善,今后需在培养模式与实践方式、外部支持与硬件保障、学科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并帮助地理师范生树立正确学习观、职业观,逐步提升地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