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据处理方法对RDE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收藏
数据处理方法对RDE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数据处理方法对RDE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作     者:郑思凯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葛蕴珊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82304[工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工学] 080204[工学-车辆工程]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RDE CO2移动平均窗口法 功率等级分组法 

摘      要: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与日俱增,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普遍实行的车辆实验室基于固定循环的排放测试结果与实际道路行驶状况的排放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切实降低实际道路排放,欧VI法规与国VI法规中先后加入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RDE)要求,以评估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排放状况。欧盟RDE法规规定轻型车实际道路行驶排放数据处理时可以采用功率等级分组法(Power Bin)或CO移动平均窗口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而国VI法规仅将其中的CO移动平均窗口法作为RDE测试唯一数据处理方法。为研究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文按照国VI法规中规定的RDE测试规程,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在北京、银川、兰州、西宁四地对多辆轻型汽油车进行了RDE排放试验,分别使用CO移动平均窗口法和功率等级分组法对所获得的34组RDE试验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并分析了试验行程的有效性。最后选择满足采用CO移动平均窗口法和功率等级分组法有效性的8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上述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功率等级分组法所计算得到的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均大于CO移动平均窗口法的计算结果。但如果按照国VI法规的规定去除冷起动、车辆怠速及发动机熄火数据后,再使用功率等级分组法进行计算,各污染物排放因子明显下降,计算结果与CO移动平均窗口法计算结果趋于一致。由此可以判断由于数据前处理方法的规定不同,造成参与计算分析的数据量不同是造成两种分析方法各污染物排放因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对34组RDE试验行程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O移动平均窗口法进行分析时,其RDE试验行程的有效性比功率等级分组法要高得多。当测试车辆额定功率处于100kW60kW区间,且RDE试验行程市区段较为顺畅时,,功率等级分组法的行程有效性明显提高。中国的实际路况和车况更适合将CO移动平均窗口法作为RDE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