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与超越 收藏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与超越

作     者:罗毅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叶泽雄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主      题:宗教批判 实践 人的本质 人的解放 马克思 费尔巴哈 

摘      要:马克思宗教观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它的出现才真正让马克思走上了自己的独特道路,并最终走出了一条同前辈哲人们不同的道路。马克思宗教观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他将宗教批判、思辨哲学批判,社会批判作为一个整体来批判,将宗教批判建立在对历史、社会、经济和人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而真正地把握住了宗教的本质、发展和最终出路。不可否认的是,费尔巴哈宗教观对马克思宗教观的最终形成起到过重大的作用。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中的人本因素和感性原则为当时意图突破黑格尔哲学的壁垒又苦于没有路径的马克思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运思,影响深远。但马克思在接受费尔巴哈宗教观中的合理成分的同时也对其思维的抽象与空泛颇为不满,终于,马克思经过艰苦卓绝的理论创新,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宗教的世俗基础的批判,对现实世界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批判,最终依靠实践来实现了人,自然,社会和历史的统一,把人类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上,固定在人类实践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全面超越。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发掘费尔巴哈本人的宗教观的理论前提,交代了费尔巴哈是如何扬弃黑格尔宗教观,法国启蒙运动无神论以及德国宗教批判运动中的宗教观,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宗教观的,并且详述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核心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详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对宗教观的核心内容所进行相应的批判,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的理论,扬弃了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批评了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的虚伪性和欺诈性。费尔巴哈虽然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但是他并没有找到这种异化的真正原因,没有将宗教批判引向对宗教的世俗基础的批判;第三章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重点突出三个方面:马克思用现实的个人代替抽象的人,用感性活动(实践)代替感性存在,用人类的解放代替“爱的宗教。尤其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将对宗教的批判从哲学领域转向现实领域,从而展开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宗教观实现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全面超越的关键所在;第四章,阐述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宗教问题有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党和政府在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时候,要力求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和谐,需要引导宗教力量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力量而不是消极力量,从而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一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