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论的双—单过程之辨及新的双过程模型构建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路平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摘 要: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内隐测量方法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对态度的理论研究进入新阶段。基于实证研究中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和心理学中长期存在的双过程假设,研究者提出了态度的双过程模型,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来自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心理过程。但整合新的实验证据和学习领域的新理论(RFT),也有研究者提出了态度的单过程模型。两种理论在态度的形成、储存和表达等方面都存在争议,并各自得到实验支持。从理论的完整性和解释力两方面分析,态度的单过程理论彻底否认存在两个性质不同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无法对自动学习、错误的联想学习、动物的学习等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而已有的双过程理论在三个关键方面存在缺陷,一是缺少支撑命题过程的系统性理论,二是缺少关联向命题转换的关键机制,三是缺少两个态度分离的关键机制。针对已有理论的不足,本文从社会学习理论、语言机制、心理动力学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一个新的态度双过程模型。新模型主要包括结构与运行两个方面的内容。结构上,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基于方向垂直的两个信息处理过程。外界刺激信息可以得到并行的两个方向上的处理,垂直向的处理基于行为主义中的“刺激—反应模式,代表一种先天的、遗传的反应模式。水平向的处理基于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一种从他人经验中学习到的反应模式。具备语言能力之后,水平向处理是在语言系统中运行的。由于水平处理相对垂直处理更加高效,大部分情况下,水平处理是行为的具体控制者。内隐态度在这一模型中被定义为垂直处理中对某个对象的反应趋势,外显态度被定义为语言系统中对某个对象进行倾向性评价的语言陈述。运行上,两个态度过程各有动力来源。垂直处理的动机是内在的,指向自身的利益,对应精神分析中的“本我。水平处理的动机有两个,一个是转移自垂直处理的动机,指向客观的自身利益,对应精神分析中的“自我;另外一个是外在的动机,指向他人的利益,对应精神分析中的“超我。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背后是两个过程之间的复杂作用。一个内在动机(本我)驱动的态度翻译到语言系统中形成一个陈述之后,可能被外在动机(超我)抑制而不能表达,也可能被客观世界的知识(自我)修正而不被表达。前者中,两个态度过程背后的动机不一致的,是不符合道德的观念受到道德力量的压抑;后者中,两个态度过程背后的动机是一致的,是在追求同一目的过程中选择的不同实现途径。与原有的态度过程模型相比,新模型赋予态度双过程更丰富的内涵,明确了语言在态度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两个过程背后的动力因素。在态度的形成、储存和表达上,新模型构建了态度的双表征体系和双表达过程,但同时也支持态度单表征体系和单表达过程在某些方面的合理性。新模型能够解释已有大部分关于态度形成和改变的EC实验结果,特别是能弥补已有态度模型对某些实验结果上的解释力不足,并产生新的预测。但新模型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语言机制和态度分离机制缺少细致分析,同时整个理论缺少系统性实验验证,这些都有待将来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