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艳玲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法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经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面对新的情况,如何顺应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充分了解大众传媒,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更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新的形式,形成两者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以,研究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大众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出发,大众传媒有着两层含义,它不仅是指传播工具,还包含了信息传播的机构,大众传媒具有广泛性、高效性、导向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这六大特征,因而具有传播信息、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教育和娱乐五大功能。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社会中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和组织的影响,他们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分析西方大众传媒控制理论、马克思大众传媒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大众传媒理论,为研究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对于积极影响,大众传媒创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和新途径;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于消极影响,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认知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带来干扰;影响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 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有诸多原因。从大众传媒自身层面来看,主要是由于大众传媒缺乏有力监管以及技术本身控制不利,从而造成不良信息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大众传媒的某些错误导向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次是高校层面,由于高校思想教育体系的不够健全和校园传媒建设的不够完善,再加上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乏,使自身应对大众传媒的冲击而不能给予有力地应对;再次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层面,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自身角色定位偏差,自身的媒介素养也需要提高;最后是从大学生层面,大学生由于自身两面性的特征和媒介认知批判能力不足,对大众传媒过分依赖,使自己不能科学地认识和利用大众传媒。 针对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一是,政府加快立法速度,从而完善对大众传媒的行政监管,除此之外,加大对高校校园传媒建设的经济投入和技术控制,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也要自觉提高职业道德,使大众传媒发挥正确的导向。二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分别是完善管理体系、内容形式体系以及反馈体系,还要加大对校园传媒的建设,不仅从高校传媒建设自身考虑,还要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校园传媒各具特色,达到优势互补,形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针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要把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和学生形成教学合作伙伴关系,用理性魅力来打动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大众传媒素养,对于自身大众传媒素养提高,不仅是技术层面,还要体现知识层面。四是,大学生要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和阅读有关书籍增强自身筛选传媒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得传媒信息落实到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将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大众传媒,并教育他人,从而提高自身的利用传媒信息能力,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大学生还要对大众传媒正确的认识,开阔自身的视野,从而减少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健全人格,提高自身应对大众传媒不良信息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