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影响下的汾阳地方社会(1885-1936) 收藏
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影响下的汾阳地方社会(1885-1936)

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影响下的汾阳地方社会(1885-1936)

作     者:贾登红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行龙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美国公理会 汾阳 传教 地方社会 

摘      要:本文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汾阳传教工作为研究主体的论文。美国基督教史学家赖德烈曾评价这里是“美部会1900年之后所作的最了不起的工作,也是任何一个差会所完成的最值得注意的项目之一。又汾阳地处黄土高原内陆,这便为我们认识新教在中国内陆县域传教及其所造成的中西文化冲突、信仰上的生活图景提供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与代表性的个案。针对这一个案的研究,论文依据于美国公理会差会报告、《万德生在华工作回忆录》、当地传教站出版的《汾州》刊物、医务传教士克仁的信件(或曰日记)等史料展开,将研究的“显微镜锁定于1885-1936年美国公理会于此开展的布道、医务、教育、赈灾、防疫、经济扶助等社会事业,及其与汾阳地方社会的互动。论文研究旨在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理会影响下汾阳地方社会,是与新教所奉行的资本主义伦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体现在:传教士在布道的过程中,将基督教与生活粘合,打破了“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界限,通过不断调整传教事业步伐,推进教会工作的系统化、组织化,逐渐将福音事业建立在了世俗的土壤之上,在“荣耀上帝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向当地输入了一种“信仰上的生活,即新教所奉行的资本主义的伦理价值观,推动了区域社会的近代化。在写作过程中,得益于传教士的文献记录,论文可以突破纯粹的文本分析,落脚于具体个案的探讨之上,对彼时的传教士与当地民众个体略有着墨,图文并茂,希冀构建出汾阳社会生活的立体面向。需要指出的是,传教士与当地社会之间毫无疑问是双向的对话,但论文受限于地方史料匮乏及笔者自身的不足,无法准确提炼出当地社会的“历史回声,所以文内所勾勒的传教士影响下的汾阳地方社会的图像,只能说是提供了一些关键问题的线条,并不完整。总体而言,论文除了主体部分的五章——传教士进入汾阳城的立足与“义和团运动后的重建、布道事业及教会影响下的女性群体,作为“福音婢女的汾阳医院、铭义中学和教会的西式“文娱、赈灾、防疫与经济辅助外,还有三个附录。附录一为美国公理会汾阳大事年记、二为汾阳传教站部分传教士简介、三为殉难碑碑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