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人》的对话性研究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福勇
授予年度:2008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看不见的人》 拉尔夫·埃利森 巴赫金 对话理论 对话性关系 对话
摘 要:《看不见的人》作为拉尔夫·埃利森最重要的作品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中的一部经典小说。由于该小说主题的普遍性及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自1952年出版以来就一直广受评论界的高度关注。虽然各种不同文学批评流派对该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对话性却很少有人探究。本文尝试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小说的语言、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其情节、结构、主题、人物和语言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赋予小说新的阐释。文中分别探讨了该小说内部结构的对话性、语言的对话性以及主人公与作者、读者和他本人的对话性关系。本文不仅为研究小说《看不见的人》而且为研究其作者拉尔夫·埃利森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全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简要论述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而为两者的结合确定突破口,并为具体分析小说中的多重对话关系建立理论框架。这一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主要分析该小说内部结构的对话性。作者并未采用传统的叙述方法以自然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而是将主要生活场景并置,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对话。小说的主题与结构不可分离,也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小说结尾是开放性的,对于小说中提出的问题,作者没有给予明确的答案。以此方式,该小说赋予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对话性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特点。 第三章着重分析该小说语言的对话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在俄罗斯传统民间习俗的启发下创建的,同样,埃利森在小说中也利用了美国黑人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等传统民俗。埃利森在小说中巧妙运用了戏仿和反讽手法。巴赫金认为这两种手法本质上就具有对话性。小说中的语言不仅仅是人物之间互相交流的工具,而且还是人物各自不同的世界观的承载者。 第四章分析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主要聚焦于主人公与作者、主人公与读者以及主人公与他本人的对话性关系。在小说中主人公能够与作者平等而自由地对话,主人公与作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已经不是作者描写的简单客体,而是有着独立思想的主体。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这一部分指出对话性存在于该小说的各个层面,小说中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形成对话性关系,对小说中对话性的充分理解是正确理解该小说的关键所在。小说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终极解读都难以实现,埃利森也因此在美国小说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对话性特点使小说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埃利森创作该小说的目的是颠覆传统,让我们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该部分也指出了该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