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生理特性与其肠道定殖能力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灏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203[工学-发酵工程] 0822[工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摘 要:双歧杆菌作为重要的肠道益生菌拥有多种益生功能。通常认为,双歧杆菌定殖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是其发挥益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且认为,益生菌必须耐受肠道低pH、高胆盐的环境,同时拥有抑制病原菌生长、较强的粘附能力以及能够代谢不被宿主消化的益生元等生理特性,才可能定殖于肠道。那么,体外生理特性不同的双歧杆菌体内定殖能力会表现出怎样的差异性,二者有怎样的相关性呢?为了探究双歧杆菌体外生理特性与肠道定殖能力的相关性,找出对肠道定殖能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婴儿粪便中分离得到双歧杆菌,然后测定其耐酸、耐胆盐、抑菌、粘附、利用低聚糖等生理特性同时采用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测定其肠道定殖的能力,最后采用高通量16S rDNA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初步验证主要相关因素对双歧杆菌定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改良MRS培养基分离并结合F6PPK(果糖-6-磷酸盐磷酸酮酶)测定以及16S rDNA鉴定,得到了31株双歧杆菌,其中长双歧杆菌14株,婴儿双歧杆菌3株,短双歧杆菌4株,两歧双歧杆菌3株,动物双歧杆菌3株,青春双歧杆菌3株和假小链双歧1株。31株双歧杆菌耐酸(pH=2.5)、耐胆盐(0.3%牛胆盐)、抑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粘附(HT-29细胞)、利用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的性质各不相同,表现出较强的菌株特异性。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双歧杆菌在雌性BALB/c小鼠肠道的定殖情况,发现18株双歧杆菌的肠道定殖能力差异很大。长双歧杆菌C6、婴儿双歧杆菌A9、婴儿双歧杆菌H6的定殖能力最强,定殖时间至少达到了12天;其次是短双歧杆菌C11和动物双歧杆菌D8,定殖时间至少为6天;其他菌株几乎没有定殖能力(≤2天)。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双歧杆菌的定殖能力与耐酸(r=0.613)、耐胆盐(r=0.586)、粘附(r=0.523)特性中度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P0.05);与抑菌(大肠杆菌r=0.786)、糖代谢产酸(葡萄糖r=0.713、低聚果糖r=0.796)显著高度正相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