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氯吡格雷在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中的抗血小板效应、临床疗效及安... 收藏
氯吡格雷在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中的抗血小板效应、临床疗效及安...

氯吡格雷在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中的抗血小板效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     者:朱甜甜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春坚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氯吡格雷 支架内血栓 血小板聚集率 冠心病 泰嘉 波立维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摘      要:第一部分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对策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发生情况,探讨加倍剂量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 方法:连续入选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支架内血栓患者为观察组,连续入选100例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PLADP)。将PLAA20%、PLADP40%分别定义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low response, CLR),对观察组氯吡格雷低反应者加倍剂量至150mg/日,随访PLADP及临床事件。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氯吡格雷低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观察组PLA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3.6±6.3)%vs(31.9±13.9)%, P=0.000];观察组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53.6±6.3)%vs(37.0±10.9)%,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检出阿司匹林低反应患者。 结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是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倍氯吡格雷剂量可显著降低残余血小板聚集率,可能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 第二部分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泰嘉组(n=120)及波立维组(n=124)。使用标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5天后,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PLADP)。将PLAA20%、PLADP40%分别定义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随访事件包括1年时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再次入院及安全性指标包括出血、过敏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发生率两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32.5%vs33.9%, P0.05)。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在泰嘉组与波立维组之间亦没有统计学差别。两组均无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发生。随访1年时,泰嘉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入院、出血、过敏的发生率(分别为0.83%、1.67%、14.2%、3.33%、0.83%)与波立维组(分别为0.81%、1.61%、12.1%、4.84%、0.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在临床疗效、抗血小板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相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