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对汉语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文化意蕴的重新审视 收藏
对汉语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文化意蕴的重新审视

对汉语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文化意蕴的重新审视

作     者:陈亦愚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唐韧

授予年度:200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文化意蕴,审视 

摘      要:汉语中的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这三种语言现象,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内容鲜明地体现着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具有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在相当多的学术著述中,都是将这三者分开来论述的。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考察,可更有利于将它们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清楚,也更有利于说明它们的文化特征。因为三者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文化性质、文化功能相似或相同,它们的存在领域、构造形态、性质特征以及文化传递机制也相联和相通。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将这三种语言现象放在一起来进行论述。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共同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功能。又分为四点来谈:(一)这三种语言现象,都产生于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对语言“灵力的迷信;也都表现了相同的功利目的:趋吉避凶。(二)这三种语言现象在后来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功能仍然相同,都是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神力的迷信逐步淡化,而它们受到的来自社会力量的压力和控制力则越来越强;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适应人们交往的需要,为了协调人际关系而存在。(三)这三种语言现象都表现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是幸福观和美学观。(四)这三种语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互为因果的,它们在使用时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部分论述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领域。分别谈几个方面:(一)在日常起居中的表现,既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用品名称;也包括人生历程中的生、老、病、死和人们的身体器官、性行为和排泄现象等。(二)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婚姻嫁娶活动、社交活动、年节欢庆活动等。(三)在各行各业中的表现,包括农、工、商各行业。(四)在宗教领域中的表现,包括原始宗教、道教、佛教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汉语中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文化意蕴的重新审视 和伊斯兰教等的用语。 第三部分论述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的构造形态和性质特征。(一) 构造形态谈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形式;二是表达方法。(二)性质特征, 论述它们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相对性、延伸性以及三种语言现 象中部分词语的阶级性和集团性等。 第四部分论述忌避语、委婉语、吉祥语的文化传递机制。分三个层 面来论证:一是语言交际的语境机制。二是宗教观念,礼教、等级观念, 善恶、美丑观念等文化观念机制。三是在求善与“名、群体与“和’,、 义利与“德等几个方面的文化心理机制。 论文中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选题和论述的角度、论证的理论框架、 论述中所提出的大部分论点、所引用的部分论据材料等几个方面。其中, 第一、第四两部分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是论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二、 第三两部分则是在吸收别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主要是将别人用 过的材料、提出过的论点进行归纳,再加上自己所搜集到的原始材料和 自己的研究心得,进行综合改写而成,是将别人的成果向前作了延伸。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