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方传教士的太平天国观(1853-1864) 收藏
西方传教士的太平天国观(1853-1864)

西方传教士的太平天国观(1853-1864)

作     者:唐玮婷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书源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西方传教士 太平天国 认识 

摘      要:无论太平天国运动被视为“叛乱还是革命,它长期以来一直都被看成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之一。因此,太平天国理所当然成为当代历史学家关注或研究对象。目前学界对太平天国的性质、意义、宗教、政治等各方面都涉及研究,也作出种种不同的阐释。然而,不管太平天国研究成果如何,所有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学者都面临一个问题,即可供利用的原始资料少,研究必须大大依赖于第二层次原始资料。本文选题为西方传教士的太平天国观(1853-1864),以传教士的视角下观察认识太平天国,出自太平天国局外人的笔下,传教士根据自己的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而记下的日记、信函或发表的论刊,这绝非太平天国圈子之外的中国观察家所能相比的,他们能凭借一种相对特殊的有利地位来从事观察和记述,尽管仍具有局限性,但从另一面记录和认识了太平天国,提出了许多质疑,记录了大量细节,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中文记载的不足,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价值。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并没有取得多大发展。而太平天国爆发后,带有奇特的宗教性质与传教士广泛宣讲福音的传教使命及为母国刺探情报需要不谋而合。从而,西方传教士(主要以英美为主)的特殊使命要求,进入占领区深入了解太平天国。本文主要从西方传教士对太平天国的宗教、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道德风俗等方面的认识而进行论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对太平天国领区深入程度,传教士对太平天国的认识及态度的具体表现,即由间接到直接,又浅到深,由希望到失望。传教士的太平天国观不断变化发展,它受当时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却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教会和西方政府产生或多或少的历史影响,甚至成为两者对华政策调整的一道风向标。西方传教士在与太平天国接触过程中,由粗疏到深入,当对这场革命运动有了清楚本质认识后,无利于传播正统基督教,由希望转而失望,随着西方对华政策变化且倾斜清政府一方,与之交战,传教士与太平天国的联系也随之终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