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24月龄以下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乔红梅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摘 要:研究背景: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在3-6个月龄,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在美国,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患儿达125000,其中约250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比例可大于60%,毛细支气管炎以细支气管上皮炎症、气道水肿、上皮坏死、分泌粘液为特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喘息、发热、流鼻涕、鼻塞。肺部听诊可听到双肺水泡音和喘鸣音。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及低氧血症的患儿补充氧气,其他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等。当怀疑细菌感染时,可应用抗生素,物理治疗及干扰素亦可起到预防的目的。研究目的:研究干扰素在治疗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明确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干扰素能否减轻临床病程,特别是对于住院天数、恢复时间、喘息及咳嗽缓解时间。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一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并评估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喘息时间、咳嗽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肝功、肾功、心肌酶支原体及衣原体抗体以及影像学等指标,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补液治疗,治疗组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雾化,在研究开始前,已获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道德批准。数据分析采用SPSS(SPSS 18.0,SPSS Inc.,Chicago,Illinois)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并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组资料共分析83例患儿,均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其中41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两组人群在喘息时间(P=0.69),咳嗽时间(P=0.947),缓解时间(P=0.599),发热持续时间(P=0.411)等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综上所述,与常规治疗相比,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住院时间及临床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没有明确的益处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