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颈部肿物侵犯动脉的CT与MR评价研究 收藏
颈部肿物侵犯动脉的CT与MR评价研究

颈部肿物侵犯动脉的CT与MR评价研究

Neck mass invasion carotid artery evaluation by CT and MR

作     者:赵燕风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罗德红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头颈部肿瘤 颈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摘      要:[目的]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探讨增强CT判断颈动脉受侵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入组186例颈部肿物患者,男性125例,女性61例,中位年龄54岁,术前均行增强CT检查,由两位CT医师盲法阅片,测量评价9个指标:轴位包绕角度,长轴夹角、肿物长轴贴邻长度、肿物长轴长度、肿物长轴贴邻长度与肿物长轴长度比值、血管周围指肪间隙、血管有无位移、血管有无变形、CTA是否受侵。统计学方法:诊断价值比较使用ROC曲线、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类资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种评价指标选择采用判别分析。 [结果]9项指标判断动脉受侵都有意义,轴位包绕角度,长轴火角、肿物长轴贴邻长度、肿物长轴长度、肿物长轴贴邻长度与肿物长轴长度比值5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804、0.763、0.646、0.819(P0.005),9种指标分别以113。、56。、21.5mm、41.7mm、0.726、无间隙、有位移、有变形、CTA提示受侵为诊断界值,敏感性分别为95.5%、79.6%、81.8%、54.5%、90.9%、97.7%、75.0%、45.5%、23.1%,特异性分别为70.3%、74.6%、64.3%、74.1%、71.4%、49.7%、61.6%、90.3%、100.0%。应用判别分析得出轴位包绕角度诊断价值最高。联合应用9种诊断指标并没有提高诊断价值,与轴位包绕角度诊断价值相仿。 [结论]轴面肿物包绕血管角度是判断动脉是否受侵的最佳指标。CTA虽然有利于观察颈部动脉全貌,也有一定诊断动脉是否受侵的价值,但其诊断价值有限。联合应用多种指标并没有提高诊断价值。 I目的]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探讨MR判断颈动脉受侵的价值。比较CT与MR判断颈动脉受侵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1入组37例颈部肿物患者,男性28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55岁,术前均行MR检查,由两位MR医师盲法阅片,测量评价9个指标:轴位包绕角度,长轴火角、肿物长轴贴邻长度、肿物长轴长度、肿物长轴贴邻长度与肿物长轴长度比值、血管周围脂肪间隙、血管有无位移、血管有无变形、MRA是否受侵。统计学方法:诊断价值比较使用ROC曲线、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并与第一部分CT结果比较。分类资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种评价指标选择采用判别分析。 [结果]9种指标只有轴位包绕角度,长轴火角、肿物长轴贴邻长度与肿物长轴长度比值及MRA评价是否受侵4项指标有诊断意义,前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775、0.766(P0.05),4种指标分别以145°、61°、0.553和MRA提示受侵为诊断界值,敏感性分别为100.0%、66.7%、100.0%、33.3%,特异性分别为89.2%、89.2%、59.5%、100.0%,其95%置信区间范围较大。应用判别分析得出MRA评价是否受侵和长轴夹角诊断价值最高。联合应用4种诊断指标虽然诊断价值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66,P=0.117)。 [结论]轴位包绕角度,长轴火角、肿物长轴贴邻长度与肿物长轴长度比值及MRA4项指标评价是否受侵有诊断意义,但其稳定性欠佳。MRA虽然有利于观察颈部动脉全貌,也有一定诊断动脉是否受侵的价值,但其诊断价值有限。联合应用多种指标诊断价值有一定提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