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竞技体育的儒家文化自觉 收藏
我国竞技体育的儒家文化自觉

我国竞技体育的儒家文化自觉

作     者:陈祖学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施文忠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文化自觉 竞技体育 儒家文化 冲突 融合 皈依 

摘      要:文化自觉提示我们:学界应该反思儒家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探讨二者的通融之处。我国竞技体育的儒家文化自觉能深化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为以文化自觉担当体育强国建设重任提供借鉴和参考,拓宽竞技体育影响因素的审视视野。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逻辑推理、对比分析、数理统计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概述竞技体育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儒家精神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的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考察了儒家文化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冲突,同时讨论竞技体育对儒家精神的皈依。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儒家思想集中体现在差序人伦思想、忠君敬上思想和中庸思想方面。儒家精神指儒家学派提倡人们应具备的崇高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是儒家思想的积极成分,包括仁者爱人、忠恕之道、慎独知耻和刚健有为。 二、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竞技体育可以划分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竞技体育具有竞争性、公平性、超越性和功利性。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维护下,彰显了民族风貌,表明了东方大国的平等和尊严的需要。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遭遇政治工具化和经济工具化的困境。 三、儒家思想与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冲突: (一)“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弱化了竞技活动的竞争对抗性;(二)“素位而行、“不谋其利、“不谋其功的中庸思想与竞技体育物质功利性形成冲突,“喜怒哀乐皆中节的中庸思想阻碍了竞技体育主体对精神功利的追求;(三)“三纲五常强化的忠君敬上思想背离竞技体育精神的公平性;(四)“三纲五常强化的忠君敬上思想让竞技主体的超越性失落;四、我国竞技体育制度的儒家文化反思: (一)忠君敬上思想使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延续着传统的“师徒关系,“师为徒纲是这种关系的维系原则;(二)忠君敬上思想使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出现“一把手部门和“一把手个人的现象,“上为下纲是维系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准则,这种集权专制思想是“举国体制改革的文化观念障碍;(三)差序人伦思想使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现代业缘关系被人为地转换成了拟亲缘关系,公务事情用私人关系来处理,其中稀缺资源参照血缘关系或拟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程度进行分配。 五、我国竞技体育物质文化的儒家文化反思: (一)“贵和尚中和“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轻视身体竞争对抗,我国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不能适应国际竞技场的激烈对抗;(二)“喜怒哀乐皆中节的中庸思想造就了东方女性的内敛、含蓄的性格,她们的竞技表演只是流于外在的动作形式;(三)守旧不变的中庸思想和“三纲五常强化的忠君敬长思想使我国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的创造能力失落;(四)中国乒乓球、羽毛球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正是我国体育界在接受西方文化时表现出自我觉醒的一个典范。 六、竞技体育与先秦儒家文化的共融 (一)人文关怀与“仁者爱人——终极关怀的共融;(二)公平竞争与“忠恕之道——交往维系原则的共融;(三)本真诉求与慎独知耻——内在道德自觉的共融;(四)“更快、更高、更强格言与“刚健有为——奋斗精神的共融。 七、我国竞技体育的儒家精神皈依: (一)“仁者爱人精神与竞技体育关爱价值取向具有一致的终极价值取向,我国竞技体育应该皈依儒家“爱人精神实质;(二)忠恕之道是维系竞技体育领域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我国竞技体育应该将“忠恕之道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三)知耻慎独是竞技体育各方主体的主观内在道德,竞技体育领域要做到真善的统一,各方主体须要“慎独以达到“知耻的内在道德自觉状态;(四)刚健有为精神是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精神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