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猪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伟坚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主 题:沙门氏菌 血清群 多重耐药 毒力基因 整合子 耐药基因 Touch-down PCR
摘 要: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兽医和医学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食源性人畜共患致病菌,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治猪病和促进猪的生长,抗菌药物被广泛的使用,导致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生猪是沙门氏菌的重要贮藏宿主,沙门氏菌可通过其进行传播,进而对食品造成污染,危害公共卫生。 本研究从广西区某屠宰厂的生猪和南宁、贵港、柳州三个地区规模化猪场的临床健康猪共采集样品235份,经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PCR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等,共获得39株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6.6%(39/235)。其中从南宁市某生猪屠宰场屠宰猪的肠道采集样品131份,分离到沙门氏菌35株。在被调查的三个猪场中,南宁地区猪场采集新鲜猪粪样品44份,分离到沙门氏菌1株,检出率为2.3%(1/44);贵港地区猪场采集新鲜猪粪样品30份,分离到沙门氏菌1株,检出率为3.3%(1/30);柳州地区猪场采集新鲜猪粪样品30份,分离到沙门氏菌2株,检出率为6.6%(2/30)。39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分属4个血清群:B群19株,其中的11株为德尔卑沙门氏菌;C1群1株,为里森堡沙门氏菌;C2群1株;E1群8株;剩下的8株属于A-F群。39株沙门氏菌中有33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致病率高达84.62%(33/39)。致病性高的有26株,死亡率为100%(3/3),其余依次5株,死亡率为66.67%(2/3);2株死亡率为33.33%(1/3)。对31种抗生素的感受性试验中,39株沙门氏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94.9%、94.9%。耐5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达到100%(39/39),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PEN-OXA-NOV-VAN-TMP,占分离菌株的84.62%(33/39)。表明广西区不同猪群临床健康猪不同程度携带有沙门氏菌,分离菌株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率极高。 对39株广西沙门氏菌分离株,运用Touch-down PCR扩增7种毒力基因(invA、hiLA、sipA、sopA、sopB、sopD、sopE2), Ⅰ、Ⅱ、Ⅲ类整合子及27种耐药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aac(6’)-Ib),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TEM、SHV、OXA、blaTEM、blaPSE)、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aadA2、aadB、aph(3’)-Ⅱa、aacC2、aac(3’)-Ⅱa、 strA、strB)、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atl、 Cat2、CmlA、Flor)、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G)。结果表明,39株沙门氏菌7种毒力基因invA、hilA、sipA、sopA、sopB、sopD、sopE2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7.18%、84.62%、5.13%、66.67%、48.72%、35.9%。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46.15%(18/39)其中可变区检出率为7.9%(3/39)。对沙门氏菌进行27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共检测出21利,耐药基因。所检测的耐药基因tetA、sul2、qnrB较为普遍,检出率分别为69.23%、69.23%、56.41%;耐药基因Flor、tetG、TEM、blaTEM、aadA2、strB、sull、qnrS、strA、Sul3、 OXA、aph(3’)-Ⅱa、tetB、aac(6’)-Ib、cmlA、aac(3)-Ⅱa、aacC2、aadAl、的检出率分别为46.15%、41.03%、38.46%、38.46%、38.46%、35.90%、35.90%、28.21%、28.21%、28.21%、25.64%、25.64%、25.64%、23.08%、20.51%、12.82%、7.69%、5.13%,未能检测至Cat1、Cat2、qnrA、SHV、blaPSE、 aadB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