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标记理论视角下英语一般现在时习得的研究 收藏
标记理论视角下英语一般现在时习得的研究

标记理论视角下英语一般现在时习得的研究

作     者:邓小燕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姜孟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标记理论 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的功能 习得顺序 

摘      要:时体习得的研究在近二三十年,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般现在时作为英语时体系统中基础而且重要的时态,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二语习得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然而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针对一般现在时的研究却不多见,很少有人考虑到一般现在时功能的标记性对其习得的影响。 标记理论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标记性指的是一个范畴内部的不对称现象,始于布拉格学派。20世纪70年代,Eckman将标记理论引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这对二语习得的顺序和难度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标记理论的框架下对一般现在时的习得进行了研究,探讨一般现在时功能的标记性对其习得的影响。具体研究以下问题:1)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一般现在时的习得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一般现在时功能的标记性如何影响对其的习得。笔者在一所高校对11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判断正误和汉译英的方法考查了他们一般现在时的习得情况。实验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一般现在时的掌握情况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2)一般现在时的五大功能中,对非标记性功能的掌握情况普遍好于对标记性功能的掌握,支持了标记理论假设。 3)某项标记功能的正确率接近于无标记功能的正确率。 然后,论文运用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非标记功能先于标记功能习得的深层动因,不仅是受到了标记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与语言输入等因素有关。最后论文指出了此研究的教学意义及其不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