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智哲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生成机理初探 收藏
心智哲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生成机理初探

心智哲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生成机理初探

A Tentative Study of Netspeak Form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作     者:安中彦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曹霞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主      题:意向性 用例事件 感受意 生成机理 网络语言 

摘      要:网络正在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文化已经深深注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文化下的产物,网络语言对当下的语言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语言生活在人们日常语言生活中已形成了一个新的子系统。不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语言文字的人,在今天很可能会被信息边缘化,甚至可能导致社会边缘化。因此,网络语言在促进人与人联系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的网络研究专注于对其定义、本质、态度和标准的研究。之后,许多语言学家将研究的视角放在网络语言的意义和社会认知心理上。如今,语言学,认知语义学及语用学已经运用不同的语言方法对网络语言进行了探究,并对网络语言的解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很少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网络语言。本篇论文正是从心智哲学出发尝试给网络语言一个全新的解释。心智哲学被英国哲学家、语言学家约翰·塞尔称为是21世纪的第一哲学。心智哲学认为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的心智。语言反映心智,从语言出发,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得知人类的思维是怎样运作的。反之,心智哲学理论从心智出发也为语言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网络语言,很少有学者从心智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及生成过程。本篇论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运用心智哲学中意向性,涌现,用例事件及感受意来探究网络语言是如何生成的及其根本原因。在心智哲学的视角下,网络语言的生成过程与主体的意识过程相一致。基于主体的意识过程,网络语言的生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事件——第一次选择——定向用例事件;(2)定向用例事件——第二次选择——前语言用例事件;(3)前语言用例事件——用例事件(网络语言)。经过对着三个阶段的讨论,文章得出:网络语言的生成过程就是从事件到用例事件的过程。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意向性在最初始的阶段——定向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意向性包括意向态度和意向内容。意向态度是定位的依据而意向内容则是意向态度定位之所在。之后,本论文还探讨了网络语言的释义过程,并指出人们是在感受意的基础上来理解网络语言的。基于对网络语言这三个过程的讨论:定向过程,生成过程及释义过程,本篇论文最终建立了一个从网络语言的起源到传播的完整模式框架。就本研究的意义而言,一方面,本篇论文对网络的生成过程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从而可以加深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生成机理分析也就是对人们心理过程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有效和成功的沟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