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儿童心理资本、焦虑和幸福感的关系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必华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2[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教育学]
摘 要: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待和教育儿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它既可以促使儿童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源以适应环境,提高儿童的幸福感,也可能使儿童在困难面前退缩不前,封闭沉沦。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儿童幸福感的影响,探查心理资本、焦虑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儿童幸福感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整个研究由三个分研究组成:研究一先后通过对151名和593名小学儿童的问卷调查,编制了适用于低年级儿童在内的小学儿童焦虑量表;研究二先后通过对185名和590名小学儿童的问卷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测量普通儿童心理资本的小学儿童心理资本量表;研究三对599名小学儿童施测了上述两个问卷以及PBI量表及W-E幸福量表,考察目前小学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焦虑和幸福感的现状,探索心理资本、焦虑在小学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对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编制的小学儿童焦虑量表包括考试焦虑、社交焦虑、学业焦虑三个因子,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小学儿童的焦虑状况。(2)修订的小学儿童心理资本量表包括自信进取、明理感恩、自立顽强、宽容友善、乐观开朗五个因子,量表较好的反映了普通小学儿童的心理资本结构,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包含低年级儿童在内的小学儿童心理资本。(3)目前小学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积极(母亲:M=50.41,SD=7.45;父亲:M=50.37,SD=7.87),儿童的心理资本(M=109.01,SD=15.69)、幸福感(M=51.00,SD=9.05)水平较高,焦虑(M=69.66,SD=13.84)水平较低。(4)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学习成绩是对小学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对小学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焦虑与幸福感均具有显著影响(均P0.05)。(5)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变量中居于基础地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儿童的幸福感,一种是直接效应模型,一种是间接效应模型。母亲教养方式解释了儿童幸福感变异的46.7%,其中直接效应占35.19%,中介效应占64.81%;父亲教养方式解释了儿童幸福感变异的47.0%,其中直接效应占41.68%,中介效应占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