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江南地区学官群体研究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马娟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灭亡南宋后,蒙古统治者对中原文化认识的逐步深入,出于稳定江南统治和笼络南人儒士的需要,参照北方地区的学官制度,逐步恢复江南地区的学官制度,但由于南北方在社会环境、儒士数量等方面的差异,使江南地区的学官在来源、选任、升迁、俸禄等诸多方面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江南地区的学官制度是在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与政府的文教政策、儒士的生存需要及文化使命等诸多因素有关。学官制度的形成对江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推进了学校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同时对元杂剧、散曲等市民文学的繁盛起到推动作用。学官作为儒士的中下层,学官的生存境况、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士阶层在元代的生存境遇,也反映了宋元更替,社会制度层面的变迁。本文通过江南地区学官群体形成的原因、学官制度的确立及学官群体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来揭示元代江南地区学官制度的特点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