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针肝俞穴对肝郁胃痛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收藏
电针肝俞穴对肝郁胃痛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电针肝俞穴对肝郁胃痛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     者:邓雪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任路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主      题:肝郁胃痛 旷场试验 电针 肝俞穴 5羟色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胃泌素 P物质 

摘      要:目的:建立与临床接近的大鼠肝郁胃痛症候模型,采用电针肝俞穴治疗,尝试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相关指标以及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下丘脑及胃窦黏膜组织P物质(SP),血清胃泌素(GAS)的表达水平,试图从神经体液角度阐释电针肝俞穴对肝郁胃痛证的治疗作用。 材料与方法:1、在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前提下建立肝郁胃痛动物模型:通过旷场试验(Open-field test)选定评分相近的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进行中的第十天运用醋酸烧灼法制造胃溃疡模型。 2、治疗:造模结束后,再次进行旷场试验评分,观察模型复制成功后,对空白组、模型组、电针肝俞组、非经非穴组分别进行相关操作,对模型的行为学变化加以观察。3、取材:实验动物处死后,根据选取指标选用相应的组织取材——大鼠脑海马组织、 下丘脑组织、血清及胃窦黏膜组织,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ELISA等实验方法测定海马组织BDNF、5-HT,下丘脑、胃窦组织SP,血清GAS的表达水平。 结果:1.肝郁胃痛大鼠模型的建立:旷场试验结果及相关行为学观察显示,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造抑郁症大鼠模型效果显著,较好的模拟了中医情志治病——肝郁证的证候模型,在肝郁模型进展中采用醋酸烧灼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尝试模拟中医肝郁胃痛证候模型。 2.指标测定:(1)旷场试验结果显示:造模前各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与空白组比较比较P0.05均没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模型组、肝俞组、非经非穴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证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治疗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P0.01,肝俞组与模型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与肝俞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电针肝俞穴治疗后大鼠水平和垂直穿格数都有所增加。 (2)大鼠胃溃疡指数的测定:溃疡指数比较中模型组与空白组比P较0.01,肝俞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与肝俞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大鼠海马组织5-HT、BDNFmRNA表达:治疗后,肝俞组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5-HT的表达有所升高P0.01,BDNFmRNA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5-HT的表达下降P0.01,BDNFmRNA表达降低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5-HT的表达及BDNFmRNA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与肝俞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大鼠血清GAS表达:肝俞组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大鼠血清GAS表达有所下降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血清GAS表达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GAS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经非穴组与模型组5GAS的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与肝俞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大鼠下丘脑及胃窦组织SP表达:治疗后大鼠胃粘膜及下丘脑组织中SP含量有所降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P0.01,电针肝俞组与模型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非经非穴组与肝俞组比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1.电针肝俞穴通过对脑肠肽SP表达的影响,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2.电针肝俞穴通过对中枢内SP、5-HT、BDNF表达量的影响而影响抑郁状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