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意识 ——以银河奖获奖作品为例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坤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作为舶来品,科幻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中国科幻经历了两次低谷,直至新世纪才又逐渐焕发生机。本文聚焦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奖作品,以探讨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意识。但本文的研究对象将不限于此,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非获奖作品和作家也在探讨之列。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银河奖、几种科幻文学批评方法及国内科幻文学研究现状,第二章讨论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时间意识,第三章分析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文化意识,结语部分对文章分类研究做了一些必要的补充说明,并总结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科幻文学批评中的地位和意义。 想象未来的科幻与指向过去的历史看似是一组悖论,但在新世纪中国科幻作品中,历史却成了不可忽视的存在——时间的和文化的。 旨在想象未来的科幻小说本应有强烈的历史时间观念,有些作家却精心设计把故事放在了一个没有时空定位的场所,架空了生活经验的历史时间存在。本文采用柯林武德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定义作为判断科幻小说历史时间意识的标准,以探讨科幻小说中的历史时间意识。 从时间上看,历史是相对的概念,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未来的历史。两种不同的想象冲动构造了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想象未来和重建历史。在诸多想象未来的科幻小说中,美好的乌托邦集体消失了,人类面临的是各种不幸的可能,但科幻小说家们又都在这不幸的可能里留下了一条通往希望的小路。在重建历史的科幻小说中,科幻作家们表现出了对造物主情结的集体倾向,这种倾向抹平了上古流传至今的人神界限,又在把人类推向神坛的同时质疑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失去时空坐标的中国科幻小说喜欢在传统文化符号上寻找意义,这一类型科幻小说不存在上述的历史时间意识,取而代之的是历史文化意识的渗透。但并不是全部有历史文化意识的作品都没有时空坐标,所以针对历史文化意识的讨论也不限于缺失历史时间意识的中国科幻小说。 从文化上看,中国科幻的一大特点是传统文化符号的介入。在现代与古代的交织中,科幻作家们借用互文的游戏表达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和忧虑,他们表现传统与现代相遇时的断裂,探讨传统在现代如何自处、现代人在现代又当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这背后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迷惘与道德价值意义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