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收藏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作     者:宋桂言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春庆

授予年度:2005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7[教育学-成人教育学] 

主      题: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素质 职业教育 关系 研究 

摘      要:新世纪新阶段,“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近几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直接决定了劳动力的从业方向,低下的劳动力素质已经适应不了当前非农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在从事收入较低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及低层次的服务业,农民应该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积极向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转移,这样才能有更高收入。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就必须让他们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及转移劳动力从事行业和收入水平的影响是直接的。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是实现稳定转移的关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过程,矛盾转化需要条件,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是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过程。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要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已经进城农民工的培训问题,动员各类教育资源,特别是职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