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红高粱家族... 收藏
论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红高粱家族...

论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译本为例

作     者:傅向雪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文坤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主      题:《红高粱家族》 文化负载词 葛浩文 翻译 关联——顺应理论 

摘      要:2012年10月11日,著名的诺贝尔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客观地说,各国译者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对他此次获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莫言的文学作品运用天马行空的叙述手法、采用大量的陌生化处理、塑造了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同时,字里行间更是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莫言自己也表示:“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1]。于是,对其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十分必要。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后来的译者带来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上的启发,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已经超越了其语言本身,而包涵了该文化所特有的历史、社会、宗教、生态等多方面意义。所以,对于译者而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往往也是文学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关联——顺应理论是Sperber与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的结合。该理论以译者的认知过程为研究主体,是一个跨文化的理论框架。它把翻译看作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以及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也就是说,译者应该在阅读原文的过程当中,尽力在原文的认知语境中找到其最佳关联,并且在翻译成译入语的过程中,要在译文的认知语境中作出动态顺应。在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原文文本中,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覆盖了社会习俗、饮食习惯、生态、宗教、礼仪等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一而足。葛浩文作为一名资深译者,有着多年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莫言作品的经验。他的翻译能够助力莫言作品被广大西方读者所接受,其翻译的方法一定具有可研究和可以借鉴之处。本文以葛浩文对《红高粱家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例,探究关联——顺应理论对于翻译过程的描述和解释作用,以及归纳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希望从中总结出其对后来译者的启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