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登背后:二三十年代哈尔滨形象的再认知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志伟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本文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形象为研究对象,将二、三十年代的报纸、时尚画报、电影中所建构的哈尔滨形象与冯至,瞿秋白,朱自清及萧军、萧红等作家所呈现的哈尔滨形象进行对比,考察二者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质疑主流媒体的建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而对今天的主流媒体极力塑造的“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形象做出反思。 本文通过三部分完成。 第一章分两节进行。第一节介绍哈尔滨“摩登的城市面貌,即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以中央大街为例,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等,可以看出当时的哈尔滨建筑的“国际化。此外介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西餐厅,电影院比比皆是,跑马场,舞厅也随处可见。其中以西餐与电影两种文化元素为例,展现哈尔滨人们生活的摩登。这一切都是在城市中展示出来的面貌,尽显现代化与国际化。第二节介绍了现代传媒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广而告之的方式使富有现代气息的生活方式得以建构。无论是电影,杂志,还是街头的广告牌都在宣传着具有国际化大都市风格的生活。这样,该城市中异国风情的现代化设施与五彩缤纷的广告宣传牌遥相呼应,使得这个城市显得异常繁荣。 第二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冯至,瞿秋白,朱自清这样二十年代的北游作家笔下的哈尔滨形象。不东不西就是冯至对这个城市的整体评价;朱自清的“畸形发展与冯至的评价不谋而合,而瞿秋白虽然没有发表类似的评论,但却给读者展现了道外这样一块被人忽视的角落,落魄不堪但却是北方人真正生活的地方。这与第一章的现代化设施与现代生活方式形成强烈反差。第二部分是对现代人精神世界荒芜的担忧。冯至在诗歌中毫不忌讳地指出长此以往现代人只能走向毁灭。只因为不注重精神世界的修养,单纯注重物质世界的富足的人只会更加冷漠,为了利益不顾一切,没有亲情。这样的人只能形同行尸走肉,最后也只能走向毁灭。因而第三部分指出了对现代人的拯救之路,即毁灭后的重生。人们注重精神世界的非富,重拾心灵的信仰。才能使得这个社会真正具有活力,而人们才真的重获生机。 第三章主要把笔触伸向道外,以整体环境,底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底层劳动者的人的生活来介绍底层人生活的状态。这一章仍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底层人生活的环境。支援,萧军在作品中都有涉及。第二部分转向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思想活跃,但面临着言与不言的窘境只能以写作来发泄他们的不满。因而在作品中时不时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真实性十足。食不果腹经常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写作成为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第三部分,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境遇,他们对苦难或者承受,或者发出革命式的呐喊,抑或是奋起反抗。然而一切都不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实质性的改变。总的来说他们做着最繁重的工作,得了最少的薪酬,吃着最劣质的食物,住着最潮阴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