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肺纤维化、血管增生及VEGF表达的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方马荣
授予年度:2004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急性肺损伤 VEGF表达 肺纤维化 血管增生 纤维化程度 蛋白沉积 distress 呼吸窘迫症 密度测定 损伤组
摘 要: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早期阶段,是一种严重而迅速的肺微血管损伤。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ARDS的死亡率有所改善,但仍有大约60%的病人在治疗一周后病情毫无改善甚至恶化。几乎所有的这些病人在存活2周以上后用生化检测、组织学方法证实双肺有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维化。纤维化加重了缺氧并导致了多器官衰竭,并使这组病人的死亡率高达80%。所以,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研究其血管增生、肺纤维化情况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以期为临床ARDS的治疗过程中早期抑制血管增生、预防肺纤维化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复制及评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油酸损伤组,分别从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和油酸。油酸损伤组分别在损伤1天、4天、7天后各处死一批,留取血清,并将肺组织制成蜡块。肺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炎症反应。 2.肺纤维化评分:肺组织Masson改良法胶原染色后,进行肺纤维化评分。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X)4 3.肺微血管密度测定:肺组织8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后,在微血管染色阳性最密 集的区域,200倍镜下连续选取5个视野,计数其内阳性微血管数。并以这5个数值的平均 值作为该样本的微血管密度。 4.血清VEGF含量测定: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EGF浓度。 5.各组实验数据采用SPSSll.O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检验的统计分析。 结果: 1.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评价:油酸损伤组大鼠股静脉注入油酸后立即出现呼吸窘迫症 状,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 2.肺纤维化评分:油酸损伤1天组肺组织无明显纤维化,但在肺泡间隔可见到少量的绿 染物质。损伤4天组和7天组肺纤维化明显,两组间比较可发现7天组纤维化程度略轻,但 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3.肺微血管密度:油酸损伤4天组微血管密度增加(P住05),损伤1天和7天组微血 管密度无明显改变。 4.血清VEGF含量:油酸损伤1天、7天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5),损伤组之间及损伤4天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1.急性肺损伤1天后即有胶原蛋白沉积;损伤4天后肺中度纤维化,纤维化灶大量形成;损伤7天时纤维化程度较损伤4天时略有减轻。 2.急性肺损伤会引起血管增生,在损伤4天后微血管密度升高明显,损伤7天后下降。 3.血清VEGF的含量在急性肺损伤早期(24小时内)即明显上升,24小时后至l周内 仍有上升趋势,但非常缓慢。 4.在急性肺损伤早期抑制血管和胶原纤维增生是治疗ARDS的一项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