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黄鱼肌纤维生长和脂肪沉积规律以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收藏
大黄鱼肌纤维生长和脂肪沉积规律以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大黄鱼肌纤维生长和脂肪沉积规律以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作     者:解竞静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茹茜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主      题:大黄鱼 肉质 肌纤维直径 肌肉脂肪含量 甲状腺激素 基因表达 

摘      要:本实验以中国四大海产经济鱼类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探讨大黄鱼肌纤维发育和肌肉脂肪沉积的规律;首次克隆了大黄鱼生长激素受体(GHR)和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和TRβ)cDNA的部分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受体mRNA表达与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成年大黄鱼肌肉脂肪含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在大黄鱼肉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 肌纤维直径分布和肌肉脂肪含量的比较 运用组织学方法测定1龄和2龄大黄鱼轴上肌肌纤维直径,并分析肌纤维直径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乙醚抽提法测定肌肉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龄和2龄大黄鱼肌纤维直径均呈单峰分布。1龄鱼肌纤维直径主要分布在200-400μm之间,而2龄鱼主要分布在200-500μm之间,并且2龄鱼肌纤维直径分布的跨度要广,2龄鱼平均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1龄鱼(p0.01)。肌肉脂肪含量在两个年龄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2 成年大黄鱼肌肉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运用乙醚抽提法测定2.5龄大黄鱼轴上肌脂肪含量。根据肌肉脂肪含量高低,分为低脂肪含量组(LF组)和高脂肪含量组(HF组),运用气相色谱分析两组肌肉中8种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集的70尾大黄鱼轴上肌脂肪含量分布范围广(23.7%-57.9%,干基计算)且变异很大,服从正态分布。LF组和HF组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检测的8种脂肪酸中,LF组饱和脂肪酸比例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体而言,HF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LF组,而多不饱和脂肪比例显著低于LF组,其中主要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下降,但n-3/n-6没有差异。单个脂肪酸中,HF组DHA和EPA有下降的趋势(p=0.06,p=0.07),棕榈酸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0.06)。 3 脂肪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