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探寻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 ——以广西凭祥市山歌文化的传播现状为例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利洁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30405[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主 题:壮族山歌文化 传播内容 主流意识形态 文化认同 生活情感
摘 要:壮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歌唱传统在壮族地区有着千年的历史。“以歌代言、“依歌择配成为了壮族的古老风俗。壮族山歌文化是壮族民众创造的灿烂的文化精华,承载着壮族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基因,是壮族表述、记忆和传承的主要方式。深厚的山歌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文化品性,从而成为文化认同的标志之一,凝聚着整个壮族的民族精神。 说到壮族的山歌文化就不能不考虑到作为广西和壮族的文化名片的电影《刘三姐》。“刘三姐的传说和与之相关的内容不仅成为了其他民族的人们了解壮族和山歌文化的极佳窗口,也成为了本族民众认同自身文化的良好渠道。《刘三姐》受限于历史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达成为其显在的目的追求,山歌文化成为了主流话语的僵硬外壳。 因山歌与生活密切关联,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自然从根本上决定了山歌文化内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壮族山歌的内容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特征。壮族山歌文化发展到当代,因为传承人的缺少、替代文化形态的出现、青少年接受者的流失等多方面的综合原因在民间已经呈现出了衰微的趋势,壮族山歌文化的整体式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各种势力和行为主体都参与到了努力的行动中来。政府、商家、学者文人和普通民众成为了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他们的努力使得山歌文化的传播内容呈现出了既独立存在又相互重合的特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达、商业经济利益的驱动、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使命和民间日常生活以及自我情感的流露成为了其主要的内容。 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播现状和传播内容为切入点,讨论了因传播主体的差异而导致的传播内容的不同,并探寻了凭祥市壮族山歌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动力。通过对传播内容的解读发现,政府、商家、学者文人和普通民众的参与使得传播内容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商业经济利益诉求、民族文化传承和民间日常生活及情感表达的多声部交响。主流意识形态、商业经济利益等外力的影响起到或阻碍或推动的作用,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蕴含在壮族民众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深刻的民族文化认同。壮族山歌文化只有深深的扎根于民间,从普通民众的身上汲取源头活水,才能够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