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过程(1998~2008)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收藏
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过程(1998~2008)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过程(1998~2008)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作     者:蔡香配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小林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主      题:土地非农化 马尔柯夫转移矩阵 缓冲区分析 方位象限法 无锡市区 

摘      要:土地非农化,是指农用地转变用途,成为居住、交通、工业、商服业等建设用地的过程,其实质是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再分配,土地的两种用途——农业利用和建设利用之间竞争配置的过程。 论文以“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借助3S技术平台,运用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分析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的过程;其次以镇域、不同圈层、不同方位象限为研究视角采用缓冲区分析及方位象限法探讨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空间差异;再次从社会、经济着手探讨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及我国土地非农化的现实情况提出调控土地非农化的建议。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农用地作为主要的供体,不断被消耗,大规模地转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从中心城区向外扩散,侵占大量农用地,将农用地的空间压缩到城市外围边缘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主要以无锡市中心区、各行政中心为基点向外连续蔓延。 2、无锡市区镇域土地非农化规模、速度存在很大差异,将无锡市区25个单元土地非农化率分为四类,分别为轻度非农化、中度非农化、高度非农化、重度非农化,总体表现出从无锡市区向外圈层式递减分布的4个同心圆环状,无锡市中心区边缘是农地非农化最激烈的一个圈层,向外土地非农化速度逐步降低。 3、土地非农化在不同圈层表现出“在不同缓冲区范围内,土地非农化规模先升后减的分布特征,随着距离中心城区越远,土地非农化规模逐渐扩大,到达一定距离后,土地非农化规模开始下降。土地非农化速度在不同圈层内呈现“距离中心城区越近,土地非农化速度越快的特征。 4、土地非农化规模在不同方位象限内呈现“东西高、南北低的特征,土地非农化规模较大的分别是第一、二、十五、十六象限,其次是第六、七、八、九象限,在行政区划上这些象限对应新区、锡山区、惠山区。土地非农化速度在不同方位内呈现“东南—西北连线带高、东北—西南连线带低的特征,在行政区划上对应惠山区和新区。 5、1998年~2008年无锡市区土地非农化主要受中心城区扩散效应、规划调控、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土地利用比较利益的驱动。中心城区作为区域最活跃的核心区引导不同圈层土地非农化的进程;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土地非农化的重要手段控制城市发展形态与方向;经济发展是主导动力;人口变化是最活跃的动力;农用地比较利益较低是土地非农化的主要根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